[实用新型]一种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802.X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延春;蒋红亮;欧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7/02 | 分类号: | E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郑隽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安装 框架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道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铁路道岔的辊轮框架结构中上下框架上分别标记“高”、“低”字样或安装调节出辊轮的高差,容易出现辊轮结构的错装。若辊轮框架位置颠倒安装,不仅尖轨的各牵引点转换力增大,还可能会缩短辊轮与尖轨的使用寿命,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种能快速正确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正确安装的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以及辊轮体;
所述上框架的下表面上平行设置两组向上凹的第一卡槽;
所述下框架的上表面上平行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对应且向下凹的第二卡槽;
所述辊轮体包括两组辊轮单体,所述辊轮单体包括心轴以及设置在其上的辊轮,所述辊轮单体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之间,所述心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组成的空腔内;
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上垂直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一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凹台,所述第一凹台的末端设有固定板,所述下框架、第一凹台以及固定板形成用于单向安装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板的最下端到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15mm。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最下端到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10mm。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5-25mm。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心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凹台。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槽中一个卡槽的高度比另一个卡槽的高度大0.2-5mm。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上框架以及下框架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上框架以及下框架经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一起固定在滑床板上。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栓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以及辊轮体,辊轮体设置在上框架以及下框架之间,整体结构精简;下框架上设有用于单向安装的固定槽,满足防错安装要求,可实现尖轨各牵引点低转换力的要求,延长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的最下端到所述下框架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15mm,最好是5-10mm,使得固定槽的尺寸合理,便于定位以及安装;其厚度采用5-25mm,牢固,延长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相匹配的凹台,便于心轴的定位,提高操作准确度。
(4)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卡槽中两个卡槽的高度不一样,前后两个辊轮的高度差不一样,满足现实工况的需求,实用性强。
(5)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以及下框架上均通过螺栓一起固定在滑床板上,稳定性好,且安装方便;螺栓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方便使用,且便于加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框架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下框架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单向安装的辊轮框架结构,详见图1,包括上框架11、下框架12以及辊轮体,辊轮体安装在所述上框架11与所述下框架12之间,整体结构精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