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8999.7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云;刘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金云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治疗仪器,具体涉及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疗器械。授权公告号为CN201404554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雾化缸101、设置在雾化缸101内的气体喷嘴102、雾化芯套103、带有通气管104的缸盖105和设置在雾化缸壁上的出气管106,气体喷嘴102穿过雾化缸101底部伸入雾化缸内的储液室107,雾化芯套103顶部设置开孔并套在气体喷嘴102上。使用时,医务人员将药液注入储液室107中,使氧气或医用空气通过雾化器使药液与气体充分混合雾化,患者吸入雾化后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需要独立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病人配合,对于失去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则无法与呼吸机配合使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器结构复杂,安装或拆卸时间过长,医护人员注入药剂时容易丢失零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雾化给药装置,该雾化给药装置与呼吸机配合使用,对于治疗失去自主呼吸功能的病人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包括缸盖、雾化缸、气体喷嘴、雾化芯、雾化芯套、储液室、进气管和出气管,缸盖设置在雾化缸的上部开口处,气体喷嘴、雾化芯、雾化芯套和储液室设置在雾化缸内部,气体喷嘴位于雾化缸底部并伸出雾化缸与进气管连通,出气管设置在雾化缸壁上,所述气体喷嘴外包裹有吸液管套,在吸液管套与气体喷嘴之间形成吸液通道,吸液通道的底部伸入储液室并与储液室连通,吸液通道的上部位于气体喷嘴的喷口处,雾化芯套呈筒状并连接在缸盖上,雾化芯置于雾化芯套内部并连接在缸盖上,气体喷嘴位于雾化芯的正下方;进气管通过一根导管连接到呼吸机管路上,在进气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上述雾化芯套的下部开口处设有向外倾斜的翻边。
进一步,上述缸盖、雾化芯和雾化芯套为一体式连接,且均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
进一步,上述雾化缸、气体喷嘴和进气管为一体式连接,且均是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将药液注入储液室中,然后打开阀门,由呼吸机引出的氧气或医用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气体喷嘴,药液经吸液管进入气体喷嘴,气体与药液在雾化芯处混合雾化,多余的药液沿雾化芯套的内壁流回储液室,雾化后的药液经出气管与呼吸机气管相连,进入患者体内完成给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雾化给药装置与呼吸机配合使用,对于治疗失去自主呼吸功能的病人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雾化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2所示,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包括缸盖1、雾化缸2、气体喷嘴6、雾化芯5、雾化芯套4、储液室8、进气管9和出气管3,缸盖1设置在雾化缸2的上部开口处,气体喷嘴6、雾化芯5、雾化芯套4和储液室8设置在雾化缸2内部,气体喷嘴6位于雾化缸2底部并伸出雾化缸2与进气管9连通,出气管3设置在雾化缸2壁上,气体喷嘴6外包裹有吸液管套,在吸液管套与气体喷嘴6之间形成吸液通道7,吸液通道7的底部伸入储液室8并与储液室连通,吸液通道的上部位于气体喷嘴6的喷口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用注射器针头刺破缸盖1将药液注入储液室8中,然后打开控制阀门10,由呼吸机引出的氧气或医用空气通过进气管9进入气体喷嘴6,位于储液室8中的药液可以经过吸液通道到达气体喷嘴6的喷口处,气体和药液在雾化芯5处混合雾化,利于提高药液的雾化效果,多余的药液沿雾化芯套4的内壁流回储液室8,雾化芯套4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雾化后的药液经过出气管3与呼吸机气管相连,进入患者体内完成给药。雾化芯套4呈筒状并连接在缸盖1上,雾化芯5置于雾化芯套4内部并连接在缸盖1上,气体喷嘴6位于雾化芯5的正下方;进气管9通过一根导管连接到呼吸机管路上,在进气管上设有控制阀门10。优选地,雾化芯5为柱状结构,气体和药液在雾化芯5的柱状端面处实现混合。优选地,在雾化芯套4的下部开口处设有向外倾斜的翻边,进一步增加气液分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金云,未经杜金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8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磨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装饰用石英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