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9438.9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孟霞;左新东;孟庆树;包国良;徐庆;马建;李春霞;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2 | 分类号: | B65H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7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络筒机退绕供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
背景技术
退绕供纱装置是络筒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管纱握持盘、插纱锭等。由于络筒机通常用于将容量较少的管纱(或绞纱)连接起来,做成容量较大的筒纱,因此,插纱锭的设计基本是依照管纱筒管的直径完成的。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常常需要利用络筒机将筒角回倒成筒纱,这种情况下,插纱锭直径过小,筒角只能固定在地面上,找头后人工接头,不仅工作效率低,纱线在工艺通道中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了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适用面广的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包括机座、管纱握持盘及插纱锭,管纱握持盘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座下端,若干插纱锭等间距固定在管纱握持盘上,其特点是,所述插纱锭为宝塔形插纱锭,宝塔形插纱锭下部直径为42~47mm,上部直径为8mm。
所述插纱锭优选为双层宝塔形插纱锭,下部直径为42~47mm,上部直径为8mm。
插纱锭下部的最佳直径为47mm,上部的最佳直径为8mm。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将插纱锭设计为宝塔形,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 适用面广,管纱、筒角均可进行固定型退绕,固定宝塔管中心点,减少断头掉纱、磨纱现象,工艺通道畅通,降低意外牵伸,确保纱线在工艺通道中能够有效的受控;
(二) 无需人工找头、接头,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络筒机退绕供纱装置,包括机座1、管纱握持盘2及插纱锭3。管纱握持盘2可旋转设置在机座1下端,其装配及控制方法与现有络筒机相应结构相同。
三个插纱锭3等间距固定在管纱握持盘2上。所述插纱锭3为双层宝塔形插纱锭,其下部直径为47mm,用于筒角定位;上部直径为8mm,用于管纱定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板件的多合金复合薄板
- 下一篇:型嘴-料室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