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09721.1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彤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张玉致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装配式 钢筋混凝土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以往的预制实心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下层剪力墙钢筋连接的套筒全部预埋在上层剪力墙的墙体底端,所以上下层竖向钢筋在同一标高全部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其结构不能满足国家级现行技术规范及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4.7条“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1.7条第4款“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如必须在此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第5款“混凝土构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JGJ3--2010》7.2.20条第3款“暗柱及端柱内纵向钢筋连接和锚固要求宜与框架柱相同,宜符合本规程第6.5节的有关规定”。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JGJ3--2010》6.5.3条第5款“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第6款“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
以往的预制实心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施工过程中,先安装好下层的剪力墙,完成梁板水平体系工序后,再将上层剪力墙的套筒与下层剪力墙从梁板上表面伸出的预留钢筋进行连接,其质量控制误差在毫米级范围内,对精度要求很高,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储存、运输及浇筑梁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对预制剪力墙预留的钢筋造成扰动,导致钢筋变形及沾染混凝土,所以在上、下层剪力墙连接前,需要对钢筋进行逐根排查,对变形的钢筋进行校正检测,因在套筒内灌注的是高效注浆料,必须对沾染混凝土的不合格的钢筋进行处理,不仅增加了工作量,其施工难度也大,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使安装质量控制的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使用本技术的剪力墙,在上、下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时,能方便的实现相邻的竖向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降低装配式剪力墙的施工难度,提高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具有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其特征在于:墙体内设有若干竖直的通孔,各通孔内分别装有若干根活动连接的竖向钢筋,竖向钢筋的上端高于墙体,竖向钢筋的下端与下层剪力墙的钢筋连接。墙体的底端设有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安装时,由于竖向钢筋在剪力墙的通孔内是活动连接,上、下层剪力墙的钢筋连接时,接头位置沿竖直方向可调,所以能方便的保证相邻的竖向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确保其安装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通孔内的钢筋连接及混凝土浇筑都可按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的工艺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墙体构件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现浇混凝土部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通孔的截面形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洞口端和现浇端对洞口和现浇节点的解决方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预制通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9原有技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10是原有技术预制实心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B-B剖面图。
图中1墙体、2通孔、3竖向钢筋、4拉结钢筋、5水平钢筋、6接头、7支脚、8梁板、9下层剪力墙、10墙体底端空腔、11下层剪力墙的钢筋、12洞口、13一字型现浇节点、14L型现浇节点、15十字型现浇节点、16T型现浇节点、17已有技术剪力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彤,未经朱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97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