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报警后注浆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125.5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梁燕军;王爱民;王姝;梁军起;刘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燕军;王爱民;王姝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赵慧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警 后注浆 复合 混凝土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桩,尤其是指一种自报警后注浆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兴建的大量的多、高层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等工程。为了解决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在软土地基上部均匀沉降的控制问题,已普遍地采用各种类型的桩基作为建筑(构筑)物的基础型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效果。按照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基础施工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沉桩和灌注桩。沉桩的施工方法均为将各种预先制作好的桩以打入桩(锤击桩)、振动沉桩或静力压桩的方式沉至地基内达到所需要的深度。在沉桩的过程中或沉桩后由于加载等原因,桩体发生形变,破坏了桩体本身的性能,但是对于现在通用的桩体,我们通过观察和检测,很难发现此问题。当桩体沉降到设定位置后,需要一定的休止时间,在休止时间内,工地将停止工作,如果能将这个休止时间缩短,就可以缩短工期,节约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方便测量出桩体形变量的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缩短休止时间的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报警后注浆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包括设置于空心方桩桩体轴向的主筋、及螺旋围绕所述主筋的箍筋,所述主筋呈方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自报警传感器,所述自报警传感器包括应变片和导线,应变片贴在主筋上,导线的一端与应变片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桩体的外部;所述桩体横截面外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为竖直边,顶边的左半部分为向下凸起的圆弧、右半部分有向上凸起的圆弧,底边与顶边结构相同;所述桩体的轴向设置有贯穿整个桩体的中心通孔,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方形。当主筋发生形变时,应 变片跟着主筋发生同样的形变,将测量装置与设置在桩体外侧一端的导线连接,可以测量出应变片的形变量,进而换算出主筋的形变量,就可以知道主筋的形变量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注浆管和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设置在靠近桩体横截面外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连接处的混凝土内部并绑在箍筋上,所述第二注浆管设置在靠近桩体横截面外周的右侧边和顶边连接处的混凝土内部并绑在箍筋上;注浆管一端设置在桩体顶部,另一端设置在桩体尾部。当桩体沉降施工完成后,通过注浆管往桩体底部注浆,使桩体底部与土充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一端设置在桩体顶部,另一端设置两个出口在桩体外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横截面外周的顶边左半部分圆弧半径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500mm;顶边右半部分圆弧半径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横截面外周所在的外接圆直径为700mm。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主筋上设置自报警传感器,自报警传感器包括应变片和导线,应变片贴主筋上,导线的一端与应变片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桩体的外部;当主筋发生形变时,应变片跟着主筋发生同样的形变,将测量装置与设置在桩体外侧一端的导线连接,可以测量出应变片的形变量,进而换算出主筋的形变量,就可以知道主筋的形变量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2)桩体的横截面外周的顶边和底边,都设置成曲线,增加桩体的外表面积,以增加桩与土的接触面,进而增加桩与土的摩擦力。
(3)桩体的横截面外周的顶边和底边结构相同,是为了当需要将两个桩体并排且紧密接触时,两桩之间的接触面较大,摩擦力越大,还可以增加防水效果。
(4)桩体的横截面内周为方形,这种空心的方桩相对于外周直径相同的实心桩体,所用的混凝土量要少,因此重量轻,在施工时的破损率较低,且竖向承载力较大,并且现在的空心方桩都采用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5)桩体中预设的两根注浆管,在桩体横截面外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连接处的混凝土内部设置第一注浆管,并绑在箍筋上,在桩体横截面外周的右侧边和顶边连接处的混凝土 内部设置第二注浆管,并绑在箍筋上,当桩体沉降完成后,通过往顶部的注浆管口注浆液,浆液流到桩体的底部和侧面,使桩体的底部和外侧面与土接触充分,这样可以缩短休止时间,进而缩短工期,减少工程成本,而且还能增加桩体的承载力,还能增加桩与桩之间的衔接。由于桩体较大,用两根注浆管注入的浆液均衡的分布在桩体的底部和侧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报警后注浆复合配筋混凝土空心方桩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燕军;王爱民;王姝,未经梁燕军;王爱民;王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体防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平台及其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