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411.1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仝茂祥;柳荣芳;杨巧利;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H12/2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摸式 烟囱 施工 外挂 作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烟囱施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砼烟囱施工中,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液压滑模式、预制导模式等,其工艺复杂、装置昂贵、施工周期长功效低,液压系统条件要求高,且极易产生油污影响环境,其操作技术要领高、精、难,操作人员稍有不慎也会导致液压装置偏移造成烟囱安全质量问题。为了克服烟囱施工上述弊端,为施工人员提供提摸式烟囱外模板施工中垂直升降作业平台,以改变缺乏安全保障且工艺落后的悬臂式“少先吊”复杂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周期,提高烟囱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设计新颖,制作简易,施工工艺简捷,便于提摸式烟囱外模板安拆作业,可提高烟囱施工功效,节约成本,使用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它包括吊篮、提升器、提升索、插销、吊耳和吊杆,吊耳固定设置在吊篮上,提升索一端通过吊耳与吊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提升器,所述的提升器通过穿在吊杆上的吊环与吊杆相连接,吊环可在吊杆上活动;所述的吊篮包括护圈、立杆、底板筋、底板和底座,护圈为圆形状,上、中、下均匀设置六道,护圈与均匀设置的四道立杆焊接,在护圈底部的上口焊接底板筋,底板筋纵三横五或纵四横四设置,在底板筋的上部敷设底板,底板采用不少于九层的木工板,在护圈的底部焊接底座,立杆与底部护圈横卧焊接,增加吊篮落地稳定性;在吊篮的第一道上护圈部位焊插销套作为承插插销之用,在插销套左右二侧各焊接一根插销筋,插销为门型状,一端插入插销套内,另一端插入施工中烟囱的模板内,插销的门型开口大小与烟囱外模板能够接触为宜,作为防止吊篮坠落之用。
所述的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还包括靠轮,靠轮设置在吊篮垂直面与烟囱模板体对应的位置,上、下部位各焊接一个靠轮,靠轮包括翼板、滚轮、中轴、锁帽和开口销,翼板为矩形状,在翼板的前端设置滚轮,滚轮中间钻中轴孔,中轴在中轴两端精加工螺丝扣,两端丝扣的尾部开开口销孔,中轴通过中轴孔和开口销安装在两块翼板的中间,保持滚轮转动自如为宜,在护圈与翼板接触部位焊接一块背筋板,背筋板切割成与翼板外径一致的矩形状,背筋板与二块翼板焊接在吊篮的上、下第二道护圈的部位,背筋板用于增加翼板与护圈连接的牢固性。
在所述的吊杆的端部固定设置限位块,防止吊环脱离。
安装时,将烟囱的内部脚手架架设至烟囱外模板的作业高度,将吊杆平行与烟囱外模板设置,将提升器的上部吊钩挂在吊环之中,将提升器的下部吊钩挂在提升索的绳扣中,提升拉紧两个提升器的葫芦链条提起吊篮,保持适合作业人员作业的位置为宜,吊杆的高度是随着烟囱内部脚手架的提升而升高,保持与提摸式烟囱施工工艺要求而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制作简易,施工工艺简捷,便于提摸式烟囱外模板安拆作业,可提高烟囱施工功效,节约成本,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吊篮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靠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提摸式烟囱施工用外挂作业装置,它包括吊篮1、提升器2、提升索3、插销4、吊耳5和吊杆7,吊耳固定设置在吊篮上,提升索一端通过吊耳与吊篮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提升器,所述的提升器通过穿在吊杆上的吊环与吊杆相连接,吊环可在吊杆上活动;所述的吊篮包括护圈1-1、立杆1-2、底板筋1-3、底板1-4和底座1-5,护圈为圆形状,上、中、下均匀设置六道,护圈与均匀设置的四道立杆焊接,在护圈底部的上口焊接底板筋,底板筋纵三横五或纵四横四设置,在底板筋的上部敷设底板,底板采用不少于九层的木工板,在护圈的底部焊接底座,立杆与底部护圈横卧焊接,增加吊篮落地稳定性;在吊篮的第一道上护圈部位焊插销套4-1作为承插插销4之用,在插销套左右二侧各焊接一根插销筋4-2,插销为门型状,一端插入插销套内,另一端插入施工中烟囱8的模板内,插销的门型开口大小与烟囱外模板能够接触为宜,作为防止吊篮坠落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膜布、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平面度自动检测校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