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斜撑的钢板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495.9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专涛;柯峰;孙学水;王健;陈学有;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5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斜撑 钢板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带斜撑的钢板剪力墙。
背景技术
自本世纪初钢板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抗侧力构件被提出后,已在日本等高烈度抗震设防国家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该剪力墙在我国也开始得到应用,此类抗侧力构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且具有便于施工、布置灵活、大震后维修更换工作便利等优点,使之成为一种性能优越的抗震耗能组件,应用前景广泛。
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工程实例表明,钢板剪力墙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抗侧力体系,尤其适用于高烈度地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以及抗震加固。不过虽然其在结构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功能为只承担面内水平剪力,使得一般的钢板剪力墙多会存在因厚度较小而面外刚度较差的弊端,尽管由钢板构成的框架结构对墙体刚度的提高起到明显的贡献,在受力破坏严重时却仍可能会发生平面外的倒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对传统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带斜撑的钢板剪力墙,有效提高了墙体平面外刚度,更突出了其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斜撑的钢板剪力墙,该剪力墙包括墙体及设置于所述墙体两侧立面上的钢板,其中所述钢板沿墙体立面的四边而设并分别于所述墙体正、背面形成钢板框架受力体系,所述钢板框架受力体系内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V”型斜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正、背面钢板框架受力体系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斜撑,所述斜撑均呈“V”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正、背面钢板框架受力体系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斜撑,其中设置于正面的所述斜撑呈“V”型,设置于背面的所述斜撑呈倒“V”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板之间、所述钢板与斜撑之间通过焊缝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板两侧均设置有加劲肋。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其优化了以往结构因墙体厚度较小而面外刚度较差的弊端,为其设置了可有效增加平面外刚度的斜撑结构,使得剪力墙于最不利的受力方向得以加强,并避免了钢板剪力墙应力集中问题,可以最大化凸显出其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提高钢板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传统结构的钢板剪力墙,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使得其不仅有效提高了墙体1平面外刚度,更突出了其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
参照附图1及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包括墙体1及设置于墙体1两侧立面上的钢板2,其中该钢板2沿墙体1立面的四边而设并分别在墙体1正、背面形成钢板框架受力体系3,同时钢板2两侧均设置有加劲肋,其所构成的钢板框架受力体系3内均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V”型斜撑4。
具体的,上述“V”型斜撑4的个数及形状可以根据剪力墙尺寸或所需进行灵活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我们将其设计为一个,即正、背面的钢板框架受力体系3内均仅固定设置一个斜撑4,同时,位于正面的斜撑4为“V型”,而背面的则为倒“V”型,即“∧”型,二者在受力结构上相互弥补,能发挥更好的受力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两立面的斜撑4均设置为呈“V”型。
此外,斜撑4的个数可以不仅为一个,当多个斜撑4依次设置于钢板框架受力体系3内时可以发挥更佳的实用效果,极大的增加墙体1平面外刚度,具体参照附图3。
其他的,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钢板2之间、钢板2与斜撑4之间均通过焊缝连接。
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优化了传统结构因墙体1厚度较小而面外刚度较差的弊端,为其设置了可有效增加平面外刚度的斜撑4结构,使得剪力墙在最不利的受力方向上得以加强,并避免了钢板剪力墙应力集中问题,可以最大化凸显出其良好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提高钢板2利用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斜撑4结构并不局限于此,“V”型斜撑4间的结构与组合形式可以依实况进行设计,且基于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我们也可以将其设计为“X”型或“△”型等。
最后,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声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钢结构梁柱屈曲约束支撑消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