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609.X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权兵;孟令奎;徐小明;李瑜;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容量 锂电池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元器件,尤其是一种大容量方形动力锂电池的锂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越来越高的追求,对PM2.5的关注越来越深入,电动公共交通工具在一些大中城市越来越普及,电动小轿车等绿色代步工具也逐步走近寻常百姓家,而电池则为这些绿色出行工具提供动力。由于方形锂电池的大容量以及良好的散热性能,其被普遍用于眼前这些交通工具中。
目前的方形锂电池内部大多为卷绕型结构,由于目前涂布及卷绕等设备固有原因导致卷出来的卷芯两边厚中间薄,而目前大部分的壳体均是长方体结构,偶尔也有在长方体外壳的大面上设置内凹的方形或圆形的凹槽,但这些都不能很好地贴合卷芯实际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包括外壳本体和安装在外壳本体上部的盖板,盖板上设有正负极柱、注液孔及防爆阀,所述外壳本体相对应的两个大面设置成对称的、且向内凹陷的圆柱面,所述圆柱面的深度为外壳本体厚度的1/10~1/20,所述圆柱面的高度与电池内部卷芯的高度相适配。
所述外壳本体与盖板相连接的上端部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外壳本体的两大面设置成对称的圆柱面,在电池壳内腔形成一个中间偏薄、两边偏厚的腔体,这种腔体很好地贴合了方形卷绕电芯的结构,从而使电池内部的正负极片及隔膜贴合更加紧密,使成品电池内阻更加一致,同时电池外形也不会出现胀气、鼓肚等现象,实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包括外壳本体4和安装在外壳本体4上部的盖板2,盖板2上设有正负极柱、注液孔及防爆阀1,所述外壳本体4相对应的两个大面设置成对称的、且向内凹陷的圆柱面3,所述圆柱面3的深度为外壳本体4厚度的1/10~1/20,所述圆柱面3的高度与电池内部卷芯的高度相适配。外壳本体4与盖板2相连接的上端部5为长方形。圆柱面3底端延伸至外壳本体4底端,圆柱面3上端延伸至上端部5的下沿,本实用新型外壳本体4的相对的两个大面采取圆柱面,电池厚度慢慢向中间变薄,非常贴合卷芯的边缘厚中间薄的实际情况,其在电池壳内腔形成一个中间偏薄、两边偏厚的腔体,这种腔体很好地贴合了方形卷绕电芯的结构,从而使电池内部的正负极片及隔膜贴合更加紧密,使成品电池内阻更加一致,同时电池外形也不会出现胀气、鼓肚等现象,实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6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