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防滑转与防抱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0954.3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国 |
主分类号: | B60T8/176 | 分类号: | B60T8/176;B60T8/17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012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防滑 抱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牵引力控制与安全控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防滑转与防抱死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在加速与制动时,为了防止车轮出现滑转或抱死,都安装了ASR(驱动防滑系统,全称: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全称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等车辆防滑转和车辆防抱死装置,这些装置控制车辆的滑移率在一定值(实验测得的最安全的值)附近,由于防止车轮滑转或抱死的制动装置的制动力不断变化,所以汽车车轮会出现抱死-松开-抱死-松开这一重复的过程,也就必须有一定的滑移率来保证上述过程,所以ABS、ASR在工作时都会有频繁的抱死过程和驱动力与制动力太弱的过程,抱死时将严重影响汽车行驶轨迹,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驱动力与制动力太弱时车辆又没有理想的加速效果与制动效果,也会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更加安全有效的轮防滑转和车轮防抱死车系统,能将车轮滑转或抱死次数减少到最少,同时又能够提供最有效的驱动力与制动力。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防滑转与防抱死系统,其包括:连接车轮和差速器的半轴,所述半轴上设置有力矩缓冲与传感盘和制动装置,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和制动装置均连接控制装置,力矩缓冲与传感盘用于缓和作用在车轮上的驱动力和制动 力激烈变化,测量并记录车轮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并在车辆发生滑转或抱死时记录地面提供的最大附着力并传送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和/或制动装置的输出驱动力和/或制动力,使车轮受到的驱动力和/或制动力既不会让车轮滑转,也不会出现抱死。
其中,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包括第一盘和第二盘,第一盘和第二盘开口相对且同轴设置,第一盘和第二盘上均匀布置有与盘表面垂直的弹簧座,弹簧座距离盘中心的距离相等,第一盘上的弹簧座和第二盘上的弹簧座沿盘周向交替布置,相邻的两个弹簧座之间连接弹簧。
其中,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上设置有力矩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盘和第二盘上,记录第一盘和第二盘之间的力矩大小。
其中,所述第一盘和第二盘的外围分别设置有柱筒,两个柱筒嵌套设置且可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盘和第二盘的中心分别设置有柱筒,两个柱筒嵌套设置且可相对转动。
其中,所述车轮上设置有轮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辆差速器与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之间,用于调节作用在力矩缓冲与传感盘间的力矩,也就是车轮与地面间的作用力。
其中,所述制动装置包括主制动器和微调制动器,主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和车轮之间,用于路面附着系数大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制动;所述微调制动器安装在车辆差速器和所述力矩缓冲与传感盘之间,用于调节力矩缓冲传感盘间力矩,并在路面附着系数小时做精细调节。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汽车加速发生滑转或者汽车制动出现抱死时,安装在半轴上具有测量扭转力矩的缓冲与传感盘将测量 记录地面所能提供的最大附着力,并通过制动装置调节作用在力矩缓冲盘间的力矩,也就是最后作用在车轮上的力矩,缓和作用在车轮上的驱动力和制动力激烈变化,使车轮产生的驱动力与制动力接近地面最大附着力而不发生车轮滑转或抱死,增加车辆的动力性与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防滑转与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力矩缓冲与传感盘的端面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力矩缓冲与传感盘的径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车辆防滑转与防抱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轮;2:差速器;3:制动装置;31:微调制动器;32:主制动器;4:力矩缓冲与传感盘;5:第一盘;6:第二盘;7:弹簧座;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国,未经刘振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0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地铁司机台
- 下一篇:数字化闪烁脉冲的基线校正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