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炉辊刮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274.3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文;许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刮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冶金行业带钢连续退火处理机组用炉辊刮刀,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炉辊刮刀。
背景技术
连续退火机组将冷轧后的钢卷原先所经过的脱脂清洗、罩式退火、平整、检查各工序组成一条作业线,用连续退火炉代替罩式退火炉,实现了从冷轧后钢卷至成品的连续化生产。将冷轧后加工硬化的带钢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改善组织结构,调节机械性能。
由连续退火机组所特有的带钢表面麻点缺陷引出了连退机组特有的炉辊表面结瘤现象。通过分析各条连退机组出现麻点和炉辊结瘤的过程。分析了炉辊结瘤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主要处理、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归纳、总结。炉辊结瘤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炉辊振动和炉辊传动控制误差使带钢和炉辊之间产生滑动(带钢和炉辊之间存在足够的垂直压力和切向剪应力),发生机械摩擦作用,在高温时,带钢表面的氧化物、铁屑等在辊子表面还原和粘结聚集,带钢和炉辊之间产生滑动粘着磨损和振动磨损造成带钢表面金属脱落,形成炉辊辊面结瘤;另一种机制是由于辊子本身磨损氧化,辊子表面的氧化物附着聚集形成的。以上几方面分析,炉辊结瘤的主要因素为:带钢表面由于清洗不彻底将氧化铁皮或者碱液等残留物带入炉内;带钢表面在退火过程中产生的析出物(Mn、Si等)也是可能产生结瘤的原因。
综上所述,炉辊结瘤严重影响了连退板的产品质量。为了提高连续退火板的产品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必须将炉辊结瘤问题处理。针对连续退火机组的炉辊结瘤“症状”,可调式炉辊刮刀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炉辊刮刀,可有效控制刮刀的动作,来去除连退炉辊的结瘤,从而获得表面质量较高的连续退火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可调式炉辊刮刀,包括刮刀、顶板和指针,刮刀固定在顶板下方,刮刀和顶板下部设置有指针,指针下方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底部设置有底板,中间回转轴设置在底板上方,刮刀、顶板均与中间回转轴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刮刀为不锈钢刮刀,刮刀与炉辊接触面的夹角为45°,即成倒角状。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为不锈钢顶板,顶板来协调刮刀动作,达到去除炉辊结瘤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设置在指针两侧。
本实用新型刮刀下方开、关气囊管,来控制刮刀的角度,读数详见指针,通过回转轴来旋转,以上均有底板来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可调式炉辊刮刀,可有效控制刮刀的动作,来去除连退炉辊的结瘤,从而获得表面质量较高的连续退火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调式炉辊刮刀,包括刮刀1、设置在刮刀1上部的顶板5、刮刀1下部设置指针7,指针7下面有两个气囊管,气囊管下面有底板3及中间回转轴6,通过两侧的气囊管开、关来控制刮刀1的角度,指针7可以准确的测量记录刮刀1工作时的刻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气囊管开关来控制顶板5的动作,进而控制刮刀1的角度,来去除炉辊的结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顶板5、刮刀1通过回转轴6来旋转,指针7可以准备记录刮刀1工作时的刻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各部件可以通过加工手段和加工工艺来各工件的加工精度,进而保证其装配的可靠性,来完成刮刀去除炉辊结瘤的目的。通过可调式炉辊刮刀的使用可以获得更光泽的连续退火板,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GI值营养面粉专用强化粉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