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288.5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潘传鹏;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兰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064;B23K26/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无杂光 激光 加工 系统 | ||
1.一种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激光光路方向依次布置的激光器(1)、扩束镜(2)、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聚焦透镜(5)、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以及成像透镜(7),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由透光部分(6-1)和非透光部分(6-2)构成,所述激光器(1)发出的原始激光束(1A)经过所述扩束镜(2)后得到新激光束(2A),所述新激光束(2A)依次经过所述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得到沿一维方向分布的若干主子激光束(5A)和若干次子激光束(5B),所述主子激光束(5A)和次子激光束(5B)均透过所述聚焦透镜(5)而射向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其中主子激光束(5A)通过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的透光部分(6-1)射向所述成像透镜(7),而次子激光束(5B)则由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的非透光部分(6-2)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安装在一旋转调节镜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扩束镜(2)和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之间、用以将从扩束镜(2)出射的所述新激光束(2A)反射给所述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的反射镜(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1)是中心波长为355nm的紫外纳秒脉冲激光器,脉宽在10ns~400ns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束镜(2)的扩束率在2~10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的分光数目在4~14个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维衍射光学元件(4)的光束分离角在0.002°~0.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透镜(5)的焦距在20mm~8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分(6-1)对所述主子激光束(5A)的透过率在50%以上,所述非透光部分(6-2)对所述次子激光束(5B)的透过率在2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的非透光部分(6-2)是通过镀增反膜的方式来实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聚焦透镜(5)的焦距为f,同时定义顺着激光传播方向为x轴正方向,逆着激光传播方向为X轴负方向,以激光聚焦镜(5)的焦点为参考零点,则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在X轴上的坐标位置在-20%*f~+10%*f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有限通光口径的光学元件(6)的透光部分(6-2)的形状为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切宽可调的无杂光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透镜(7)的倍率在0.3~3.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兰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兰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2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口保护套封口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金属切割电容传感运动叠加调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