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352.X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江;孙弘一;左都辉;蒋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4 | 分类号: | 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车 散热器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中重型工程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目前,正朝着轻型、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汽车散热器结构也不断适应新发展。发动机的散热器一般布置在整车的前端,且散热器的下端离地比较近,这种布置对工程车辆尤为不利,凹凸的路面可能首先损坏散热器的下水室,导致冷却液泄漏,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工程车散热器保护的不足,提供一种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的实施方式,解决工程车散热器离地面近,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容易被路面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架,所述防护主架包括侧支架和位于侧支架之间的横杆;所述侧支架由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组成,所述第一钢管具有水平的下端,倾斜的中部和与水平面垂直的上端,所述第二钢管具有与水平面垂直且位于不同直线上的上端和下端,以及连接第二钢管上端和下端的倾斜中部,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和第二钢管的下端连接;所述侧支架上端设置用于将防护装置固定到工程车车架上的安装板,所述横杆上铺设防护网。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横杆下设置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横杆交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支架为两个。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位于侧支架之间的横杆至少有三条,所述横杆之间平行。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至少有三条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在第一钢管的上端与中部的拐角处,所述第二横杆设置在第一钢管的下端与中部的拐角处,所述第三横杆设置在第一钢管的下端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板有两个,每个安装板设置四个安装孔,所述四个安装孔包括两个螺栓孔和两个侧支架安装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个侧支架安装孔分别套接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的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实用新型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4颗螺栓固定于车架上,散热器防护网安装后会形成一个保护空间,散热器下端置于这个保护网内,凹凸的路面和飞石就不会直接冲击散热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散热器下端被破坏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其主体结构为防护主架(包括侧支架1和位于两个侧支架之间的横杆3)、安装板2、、加强杆4和防护网5。侧支架1包括第一钢管6和第二钢管7,第一钢管6为侧支架1的主钢管,其直径较第二钢管7的直径大,第一钢管6具有水平的下端103,垂直于水平面的上端101,位于下端103和上端101之间的第一钢管中部102。第二钢管7具有垂直于水平面的下端106和垂直于水平面的上端104,第二钢管下端106和第二钢管上端104不在同一条水平面垂线上,第二钢管下端106和第二钢管上端104之间具有倾斜的第二钢管中部105,优选的,第二钢管中部105与第一钢管中部102平行。第一钢管的下端103和第二钢管的下端106连接在一起。第一钢管的上端101和第二钢管的上端104都连接在安装板2上面,共同承载整个防护装置的重量,并通过安装板固定到工程车的车架上。
安装板2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防护主架的两个侧支架1上。安装板2上有两个螺栓孔202和两个侧支架安装孔201,通过螺栓孔202,可以将侧支架1牢固的固定在车架上,通过侧支架安装孔201可以将侧支架的第一钢管6和第二钢管7的上端固定起来,共同承载防护装置的重量。图1为工程车散热器防护装置的仰视图,因此,该防护装置在安装时,应当将图1所示的结构翻转过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闭锁装置的手枪架
- 下一篇:一种内螺旋式导流金属翅片散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