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1809.7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史海欧;翟利华;罗俊成;罗文静;吴嘉;周灿朗;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基底 预留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地铁的修建技术的提高,地下空间的开发开始不断突破工程地质的限制,特别是灰岩地区修建的地铁隧道越来越长,为更多居民出行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给后期加固维修带来更多困难。根据目前勘察手段,要摸清工程场地范围内溶土洞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对揭露的溶土洞采取了填充措施,也很难保证运营期间不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灰岩地区修建的盾构隧道容易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施工期间,盾构隧道周边未被发现的溶土洞或未处理完全的溶土洞出现坍塌,导致管片脱空。
2)同步注浆不密实。
3)运营期间,受周边工程活动的影响,宜引起盾构隧道范围外未揭露的溶土洞塌陷,导致管片脱空。而在运营期间的盾构隧道,作业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遇到险情时,根本没有足够的作业时间,对隧道周边进行加固。
4)隧道后期运营中,由于土层固结沉降、周边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隧道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地下轨道交通运营期间,施工时间较短的需要,还可以用于盾构隧道在灰岩地层、软弱地层后期加固,以减少对运营的影响,并且可以避免管片开通对管片结构的破坏,降低开洞的施工风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包括盾构管片,所述盾构管片沿径向上预留注浆孔,注浆孔内设置有管片注浆套管,所述管片注浆套管中安装有逆止阀,所述盾构管片内壁上安装有钢套管,所述钢套管与所述盾构管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套管与所述逆止阀相通。
所述钢套管包括直管和与所述直管相连的环形钢板。
所述直管和所述环形钢板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直管内部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圈。
所述环形钢板与所述盾构管片内壁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片。
所述钢套管内设置有至少一环袖阀钢管。
所述袖阀钢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
所述袖阀钢管顶部设置注浆管钢帽,通过阀门接头与观察孔管相连接。因配有观察孔,可降低管片开孔突涌水的风险。
所述袖阀钢管内设置有注浆花管,所述注浆花管与注浆芯管连接。
所述注浆花管与注浆芯管通过橡胶套栓塞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当出现隧道沉降过大,需要启动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时,可以先通过预安装逆止阀及钢套管,击入袖阀钢管,通过观察孔,观察是否有突涌泥浆外冒,然后在袖阀钢管中装入注浆芯管及注浆花管,注入封闭浆液,通过对基底注浆,对脱空部位进行填充或软基进行加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可以满足地下轨道交通运营期间,施工时间较短的需要,还可以用于盾构隧道在灰岩地层、软弱地层后期加固,以减少对运营的影响,并且可以避免管片开通对管片结构的破坏,降低开洞的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袖阀钢管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观察孔管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注浆花管及注浆芯管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的注浆加固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盾构隧道基底预留注浆处理系统包括盾构管片1,盾构管片1沿径向上预留注浆孔13,注浆孔13内设置有管片注浆套管2,所述管片注浆套管2中安装有逆止阀3,所述盾构管片1内壁11上安装有钢套管4,所述钢套管4与所述盾构管片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钢套管4与所述逆止阀3相通。
所述钢套管4包括直管41和与所述直管41相连的环形钢板42,直管41和所述环形钢板42通过焊接连接。
直管4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遇水膨胀橡胶圈5,本实施例中遇水膨胀橡胶圈5共设置有三个。
环形钢板42与所述盾构管片1内壁11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片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18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螺纹锚杆尾部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重管旋喷注浆加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