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遮阳板组件、遮阳板固定限位器和固定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304.2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许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B60R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遮阳板 组件 固定 限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车辆遮阳板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遮阳板的分离式固定限位器。
背景技术
车辆普遍包括附接在挡风玻璃上方的遮阳板组件。通常,这些遮阳板组件适于阻挡光线(诸如紫外线或其他车辆前照灯的光线),防止其反射到驾驶员或乘客的视野范围。在一些情况下,部分遮阳板组件会暴露于向前移动的对象,诸如在车辆碰撞期间乘客的头部。这些暴露的部分可能会导致受伤或以不规则的表面阻碍对象的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车辆碰撞期间导致向前移动的对象受伤的遮阳板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车辆遮阳板组件包括具有与顶盖枢转地连接的第一端、中间部分和第二端的遮阳板。固定限位器通过紧固件与顶盖相连接。固定限位器包括用于固定遮阳板的第二端的向外突出的构件。弱化部分设置在构件和紧固件之间且构造用于在构件接收冲击力时断裂。
优选地,作用在构件上的所述冲击力产生靠近弱化部分的应力集中源。
优选地,固定限位器包括用于接收与顶盖连接的紧固件的孔,弱化部分包括孔眼。
优选地,孔眼环绕孔,作用在构件上的冲击力产生靠近孔眼的应力集中源以使围绕紧固件的固定限位器断裂。
优选地,顶盖包括靠近前窗的顶篷,固定限位器包括具有与顶篷连接的顶面的主体部分。
优选地,顶篷具有用于接收主体部分的凹陷区域,构件从主体部分突出到凹陷区域之外以接合遮阳板的所述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遮阳板固定限位器包括用于接合车辆顶盖的主体部分。构件从主体部分伸出,并具有用于固定遮阳板的连接件。孔延伸穿过主体部分以接收与车辆顶盖连接的紧固件。弱化部分环绕该孔并且可在构件接收冲击力时断裂。
优选地,弱化部分包括位于主体部分的底面上的孔眼。
优选地,遮阳板固定限位器还包括:延伸到主体部分中的腔,其中,孔居中地设置在腔中。
优选地,弱化部分包括设置在腔的底座表面上的孔眼。
优选地,腔包括限定在底座表面和主体部分的底面之间的深度,深度小于主体部分的厚度的一半。
优选地,车辆顶盖包括顶篷,顶篷具有用于接合主体部分并在作用在构件上的所述冲击力使所述弱化部分断裂之后固定主体部分的附着件的凹陷区域。
优选地,断裂的孔眼形成包括构件的分离件,其中附着件完全位于环绕顶篷的凹陷区域的外围表面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用于车辆遮阳板的固定限位器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用于接合顶盖的内侧。构件从主体部分的外侧突出以接合车辆遮阳板。孔在外侧和内侧之间延伸,以接收与顶盖连接的紧固件。孔眼环绕孔以产生应力集中源。
优选地,孔眼包括位于所述外侧上的一系列槽。
优选地,作用在构件上的冲击力产生靠近孔眼的应力集中源以使围绕所述孔的主体部分断裂。
优选地,固定限位器还包括:与孔同轴地延伸到的主体部分中的圆柱形腔,其中,孔眼设置在腔中。
优选地,孔眼包括沿圆柱形腔的底座表面的外围的一系列槽。
优选地,作用在构件上的大小大于阈值的冲击力导致主体部分沿孔眼断裂以形成包括孔的附着件和包括构件的分离件。
优选地,附着件的尺寸经设定以使其完全位于环绕顶盖上的凹陷区域的外围表面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固定限位器中设置弱化部分,能够避免在车辆碰撞期间导致向前移动的对象受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的乘客车厢的仰视立体图,示出了车辆的前挡风玻璃;
图2是车辆的乘客车厢的驾驶员侧部分的仰视立体图,示出了遮阳板组件;
图3是位于车辆顶盖上的车辆遮阳板组件固定限位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4是固定限位器的俯视立体图;
图5是固定限位器的侧视图;
图6是固定限位器的俯视图;
图7是在图3的线VII-VII处截取的固定限位器的截面图;
图8是遮阳板固定限位器和车辆顶盖的仰视立体图,示出了冲击力;
图8A是固定限位器的俯视图,示出了冲击力引起的应力线虚线;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晒卷帘
- 下一篇:左旋薄荷酮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