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吹风干燥型高效节能卷筒料凹版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470.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2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6 | 分类号: | B41F9/06;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吹风 干燥 高效 节能 卷筒 凹版 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水性油墨印刷的大型凹版印刷机,该印刷机主要用于卷筒料印刷,如装饰纸、包装纸,转移印花纸等的多套色凹版印刷。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行业大部分采用电能、燃煤等作为印刷干燥的热能,也有采用燃油、植物作为锅炉燃料,利用锅炉加热导热油之后通过热交换的途径对印刷物进行干燥,特别是大型装饰纸凹版印刷机采用水性油墨印刷,干燥温度要求特别高,存在较大的能耗问题(该印刷机速度范围在100~220米/分,温度范围在80℃~250℃,风量范围在2000~5000m3/小时)。
目前多数用户采用于燃煤锅炉加热导热油或蒸汽热源等作为干燥热能,使用燃煤锅炉会导致PM2.5值超标影响生态环境,同时存在能耗大的问题。电能干燥是环保的印刷机干燥方式,在凹版印刷机的烘箱中使用电热管作为加热发生器,采用通风热交换方式将电热管的热量变成热风进入印刷机烘箱干燥,热风吹在印刷物表面,使环保型水性油墨中的水分挥发,从而将印刷物烘干;水性油墨中的水分挥发后与到烘箱内部的空气混合形成湿热空气,湿热空气由风机抽走排放,同时送入新的空气,抽走的这部分湿热空气含有非常高的热量,直接排放会造成热能流失,目前尚缺乏较好的措施将这部分余热回收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吹风干燥型高效节能卷筒料凹版印刷机,该凹版印刷机应能充分回收外排空气中的热量,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的特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电吹风干燥型高效节能卷筒料凹版印刷机,包括放卷部、印刷部以及收卷部,印刷部设有若干个色组,每个色组均设有一个电吹风干燥型的烘箱,烘箱内安装有若干根绕制有散热片的U型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烘箱配有一个隔离式余热回收装置,该隔离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立式布置的保温箱体以及相互隔离的新风通道和排风管道;
所述新风通道包括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两组散热排管,以及布置在保温箱体顶部且依序连接的电热管热交换箱、吹吸风机、进新风对接软管,两组散热排管接通保温箱体顶部的新风进口和所述电热管热交换箱的进风口,进新风对接软管与烘箱的进风口连接;
所述排风管道包括安装在保温箱体上侧的吸排风机、位于保温箱体内部的空气预热通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侧的烘箱排风对接软管,所述烘箱排风对接软管的一端与烘箱的排风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空气预热通道与吸排风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预热通道由保温箱体内壁和所述散热排管之间的空隙形成。
所述保温箱体的内腔通过一竖直隔板分隔成U形,该竖直隔板从内腔的顶部向下延伸并与保温箱体的底板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竖直隔板顶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块用于隔离新风通道和排风管道的上隔板;内腔的下部设有一块用于隔离新风通道和排风管道的下隔板,该下隔板位于竖直隔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下隔板与竖直隔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形成一个通风口,该通风口连通竖直隔板两侧的空气预热通道,下隔板与底板保持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底层空腔;
所述两组散热排管分别布置在竖直隔板的两侧,其中一组散热排管向上穿过对应的上隔板后与保温箱体顶部的所述新风进口连接,另一组散热排管向上穿过对应的上隔板后与所述电热管热交换箱的进风口连接,两组散热排管的下端均穿过所述下隔板并伸入所述底层空腔,该底层空腔连通竖直隔板两侧的两 组散热排管。
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散热排管相适应的通孔,散热排管从通孔内穿过,散热排管与通孔的边沿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底层空腔的底部连接有一透明的排水管,该排水管向外伸出保温箱体并设有一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格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塔内配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复合管焊接工艺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