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484.4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祝铮;刘振山;肖永喜;金伟栋;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升降 高杆 闭路 摄像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系统,特别是一种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港口,广场,机场,公路,室外运动场等较为空旷的区域,一般采用升降式高杆灯作为照明设备使用,升降伺服系统正是以升降式高杆灯为安装基础,为闭路摄像提供安装和调节高度的功能。
线缆连接着摄像头平台,并通过滑道顶端的定滑轮下垂到信号线收纳箱中,在上升伺服系统的过程中,摄像头平台不断上升,定滑轮摄像头平台侧的线缆也会不断减少,那么下垂到信号线收纳箱中的线缆就会不断增加,这样就造成富余线缆的产生,这些线缆杂乱无章,并且如果碰到滑道内部出现线缆打结或者生锈的情况下,需要人力的帮助才可以将线缆从槽中拉出,极难整理。在以往的设计结构中,进行升降伺服系统都是采用电机结合人工方式,人工进行上升过程中的线缆缠绕和收纳,耗费人力,并且很难有效对线缆进行迅速整理,如果实施人力缠绕线缆,那么在上升过程中就需要有人在高杆灯不安全区域进行作业,因此亟需一种方案以提高伺服系统的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以利于实现无人化自动卷线功能,安全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该装置位于升降式高灯杆的底部,其中:该装置包括有升降滑道、摄像头平台、信号线收纳箱、电机箱及升降控制器;
所述升降滑道为主体架构,摄像头平台设在升降滑道上,并通过固定在摄像头平台上的轮毂能够自由滑动升降,升降滑道的底部设有电机箱及信号线收纳箱,升降控制器连接在电机箱中的电机轴上控制电机的转动;
所述升降滑道通过抱箍或者铆钉竖直固定在升降式高杆灯的杆体上,摄像头平台的上升通过载重钢丝绳来进行牵动,摄像头平台的下降通过摄像头平台的自重力下降,所述载重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在摄像头平台上,另一端绕过升降滑道顶端的定滑轮,并向下连接到升降滑道下方所述电机箱中的转子上;
所述电机箱及升降控制器包括有电机,齿轮与转子,电机的转动通过升降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齿轮与转子,使转子能够卷绕载重钢丝绳,与摄像头平台连接的电源线和信号线随载重钢丝绳的方向下垂到信号线收纳箱中。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有效利用大型空旷场区内的照明高杆灯设施,解决了以往摄像头监控需要树立高大基础的技术难题,节省了安装成本;本结构安装在升降式高杆灯上,滑道的宽度的厚度厚度均避开灯盘的上升下降线路,完全不影响升降式高杆灯的自由升降,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相比于以往将摄像头固定在某固定高度的情况本设备可以对摄像头进行自由升降,在摄像头的维护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更为方便;另外本设备以自动化卷线方式代替了以往的人工卷线方式,提高了设备的操作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卷线盘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上半部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下半部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伺服整体结构图。
图中:
1、高杆灯 2、伺服系统 3、滚筒 4、轴 5、线缆 6、支架
7、分线轴 8、负载缆 9、钢丝绳 10、摄像头平台
11、升降滑道 12、电机箱 13、信号线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升降式高杆灯的闭路摄像的自动升降装置,该装置位于升降式高灯杆的底部,该装置包括有升降滑道11、摄像头平台10、信号线收纳箱13、电机箱12及升降控制器。
所述升降滑道11为主体架构,摄像头平台10设在升降滑道11上,并通过固定在摄像头平台10上的轮毂能够自由滑动升降,升降滑道11的底部设有电机箱12及信号线收纳箱13,升降控制器连接在电机箱12中的电机上控制电机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