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竖向荷载释放节点的钢板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552.7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关超;张国灿;梁峰华;邹锋平;尹卫泽;江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5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竖向 荷载 释放 节点 钢板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设置竖向荷载释放节点的钢板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目前,钢板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钢板剪力墙在设计时,会首先假定其不承受或承受有限的竖向荷载。在制作和安装时,钢板剪力墙与钢梁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在一起,为了保证其不承受过多竖向荷载,常采用钢板剪力墙与钢梁后焊的方式,给施工带来不便,而且不能有效限制钢板剪力墙在结构受力变形过程中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即现有结构或多或少会承担竖向荷载,与设计假定并不符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竖向荷载释放节点的钢板剪力墙,其不仅施工方便,更可有效的释放钢板剪力墙在结构受力变形过程中所承受的竖向荷载,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设置竖向荷载释放节点的钢板剪力墙,所述剪力墙包括墙体及设置于所述墙体立面上的钢板,其中所述钢板沿墙体立面的四边而设并形成一钢板框架体系,所述钢板框架体系上、下两端框架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槽钢,所述槽钢中段开设有竖向荷载释放节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槽钢于钢板框架体系之间设置有三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钢板两侧均设置有加劲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节点与槽钢间距为5mm。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在正常的施工措施下,其槽钢间的竖向荷载释放节点会形成有效缓冲作用,并有效释放墙体竖向荷载,使其符合最初的设计假定,此外本结构构造简单易实现,可以为现场施工带来诸多方便及效率提升,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传统结构的钢板剪力墙,本实用新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使得其可以有效释放墙体1的竖向荷载,并提最大程度降低其安全隐患。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包括墙体1及设置于墙体1立面上的钢板2,其中这些钢板2沿墙体1立面的四边而设并形成一钢板框架体系3,该钢板框架体系3包括分别位于上、下两端的框架梁,为了实现目的,其上、下两端的框架梁之间设置有三条槽钢4,并且槽钢4的中段开设了竖向荷载释放节点5,优选的,节点与槽钢4间距为5mm。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槽钢4的条数可以依据实况进行灵活的选取,当钢板框架体系3需承受较多竖向荷载时,可适当增加其数量,同样的,竖向荷载释放节点5与槽钢4之间的间距也可随实际需求进行变通,本技术方案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钢板剪力墙在正常的施工措施下,上述的槽钢4间的竖向荷载释放节点5便会形成有效的缓冲作用,进而有效释放墙体1竖向荷载,使其符合最初的设计假定。
为使结构自身拥有出色的稳固性,上述的槽钢4与框架梁翼缘固定连接,同时钢板2两侧均设置有加劲肋,其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
此外本结构构造简单易实现,可以为现场施工带来诸多方便及效率提升,效果明显。
最后,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杭萧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学实验溶解器
- 下一篇:高品质ε-己内酰胺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