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节能型长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2709.6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建吉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D14/60;F23D14/7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节能型 长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火炬中所用的长明灯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低燃料气体消耗量的新型节能型长明灯。
背景技术
长明灯在工业火炬系统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点火辅助设备。根据火炬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长明灯的点火性能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点火成功率高;(2)火焰燃烧稳定,即使在大风及暴雨天气中也要确保其稳定燃烧;(3)要具有耐高温特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随着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实现节能,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污染气体排放量,成为各工矿企业适应可持续发展大趋势,增加市场竞争活力的角逐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燃烧气体消耗量,同时能够确保燃料气体充分燃烧,以减少污染气体生成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新型节能型长明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型长明灯,其包括灯头防风罩、伸入灯头防风罩内的燃气烧嘴,燃气烧嘴的中部设有与点火枪相连的点火枪保护套,燃气烧嘴的尾部连接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的出口端,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的进口端设有进风量调节机构,燃料气喷头伸入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的进口端,所述燃料气喷头连接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的出口端,所述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的进口端连接燃料气入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的混气腔室的上段,沿其进口至其出口的方向为阶梯状扩口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料气喷头的输气内腔设为阶梯状缩口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分为进口端扩口、中间段及出口端缩口,所述进口端扩口的内腔为倒置的锥形曲面,所述出口端缩口的内腔为锥形曲面,中间段为直筒型内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头防风罩采用耐高温的合金不锈钢材料制成,其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陶瓷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燃气烧嘴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伸入所述灯头防风罩内的热电偶保护套管,所述热电偶保护套管的下端连接有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长明灯在确保于大风、暴雨条件下实现稳定燃烧的同时,其能够增加点火的稳定性;
其能够节省燃料气的单位时间消耗量,实现节能效果;
其能够确保燃料气与空气的充分燃烧,实现零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其能够集点火、燃烧和火焰检测于一体,且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料气入口,2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21进口端扩口,22出口端缩口,3燃料气喷头,4进风量调节机构,5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6燃气烧嘴,7灯头防风罩,8点火枪,81点火枪保护套,9热电偶,91热电偶保护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其技术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节能型长明灯,其包括灯头防风罩7、伸入所述灯头防风罩7内的燃气烧嘴6,所述燃气烧嘴6的中部设有与点火枪8相连的点火枪保护套81。所述灯头防风罩7采用耐高温的合金不锈钢材料制成,其表面设置有耐高温的陶瓷层。
所述燃气烧嘴6的尾部(即燃气烧嘴6的进口端)连接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的出口端。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的进口端设有进风量调节机构4,用来调节通入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内的空气量,通过调节该进风量调节机构4能够保证一次吸入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内的空气量正好与通入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内的燃料气达到充分燃烧比,从而减少氧气量不足时产生的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所述燃料气喷头3的喷口伸入所述燃料气与空气预混室5的进口端。所述燃料气喷头3的进口连接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2的出口端,所述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2的进口端连接燃料气入口1。
所述燃料气输送调整机构2分为进口端扩口21、中间段及出口端缩口22,所述进口端扩口21的内腔为倒置的锥形曲面,所述出口端缩口22的内腔为锥形曲面,中间段为直筒型内腔。所述燃料气喷头3的输气内腔设为阶梯状缩口结构,即沿燃料气喷头3的进口至喷口方向,燃料气喷头3的输气腔体呈阶梯状,且腔体内径逐级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建吉,未经杜建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2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