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车辆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3641.3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成;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邦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56 | 分类号: | G08G1/056;G08G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车辆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车辆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在车库、停车场等存在车辆双向进出的场合,不但需要对车辆的出入进行监控,更需要对车辆的进出方向进行判断,而现有的车辆进出监控装置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车库、停车场等存在车辆双向进出的场合,不但需要对车辆的出入进行监控,更需要对车辆的进出方向进行判断,而现有的车辆进出监控装置难以满足上述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车辆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车辆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给出入车辆佩戴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上记录出入车辆的车辆信息;
设置在车辆出入通道上的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所述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在所述车辆进出通道上间隔设置;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获取的出入车辆信息的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入车辆的车辆信息为出入车辆的车主信息、车牌、型号、排量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RFID读卡器为两个,所述两个RFID读卡器设置在车辆出入通道的两端。
所述RFID读卡器为两个以上,其中两个RFID读卡器设置在车辆出入通道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RFID读卡器通过USB线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或者,所述RFID读卡器和计算机均连接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出入车辆信息传输;
或者,所述RFID读卡器和计算机均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与传感器网络节点连接,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出入车辆信息传输。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远端服务器,所述远端服务器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与所述计算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车辆监控装置,通过在车辆出入通道上设置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对同一出入车辆所佩戴的RFID标签先后进行信息读取,不但可以有效的监控车辆进出,更可以方便的监控车辆进出的方向,有利于对车辆进出的有效监控,确保车辆进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现有车库、停车场等存在车辆双向进出的场合,车辆进出监控需求的分析,发现上述场合不但需要对车辆的出入进行监控,更需要对车辆的进出方向进行判断,而现有的车辆进出监控装置难以满足上述需求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车辆监控装置。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车辆监控装置,包括分配给每个进出车辆佩戴的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记录佩戴该RFID标签进出车辆的车辆信息,这些车辆信息为车主信息、车牌、型号、排量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组合。
车库、停车场等场合的车辆出入通道上设有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在车辆进出通道上间隔设置,车辆进出车辆出入通道时,RFID读卡器读取RFID标签上的车辆信息,进而监控车辆的进出情况。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设置了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的感知范围不相互重叠,这样,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读取到的进出车辆的车辆信息的就存在时间先后顺序,计算机通过从至少两个RFID读卡器获取的出入车辆信息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判断出进出车辆的进出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邦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邦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36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内圈碾压设备
- 下一篇:芯辊旋转驱动控制的轧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