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3676.7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南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4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物理电刺激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方便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复合型电极。
背景技术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电极作用于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公知的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电极多为单电极头,在局部位置进行多组信号输入或输出时,单个电极所占用的粘贴面积较小,往往会因为粘贴面积过小而造成粘贴不牢,从而很难完成局部位置多组信号的输入或输出,即便能够完成,其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电极为单电极头,很难完成局部位置多组信号的输入或输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局部小范围部位进行多组信号输入和输出,具有良好的反馈治疗的复合型电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型电极,包括基面,所述基面上独立设置有第一双路电极,第二双路电极和一组三路电极;所述第一双路电极形成第一输出回路;第二双路电极形成第二输出回路;三路电极形成两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
进一步,所述第一双路电极和第二双路电极以交叉对称方式分布于基面上,三路电极分布于第一双路电极和第二双路电极剖面中央。
进一步,所述三路电极的两端为信号采集正负端,中间为参考接地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双路电极,第二双路电极和三路电极的电极连接端为氯化银材质,导电面为水凝胶材质,电极连接端背部为医用级304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所述基面为圆形自粘型无纺布。
进一步,所述基面的直径为1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可以在局部小范围部位进行多组信号输入和输出;针对新型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方法,能够形成良好的反馈治疗。并且两组双路电极交叉对称设置,当两组双路回路的电刺激交流信号存在一定频率差异时,电刺激交流信号产生干涉效应,从而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效基础上能叠加因形成的干涉电流而引起的额外的良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1-2.第一双路电极;2-1、2-2.第二双路电极;
3-1、3-2、3-3.三路电极;4、5、6.电极连接端;7.基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复合型电极的一种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包括基面7,所述基面7上独立设置有第一双路电极1-1、1-2,第二双路电极2-1、2-2和一组三路电极3-1、3-2、3-3;其中,所述第一双路电极1-1、1-2形成第一输出回路;第二双路电极2-1、2-2形成第二输出回路;三路电极3-1、3-2、3-3形成两组信号采集输入回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所述第一双路电极1-1、1-2和第二双路电极2-1、2-2以交叉对称方式分布于基面7上,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中,当两路交叉回路电刺激交流信号存在一定频率差异时即可形成干涉效应,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疗效基础上能叠加因形成的干涉电流而引起的额外的良性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三路电极3-1、3-2、3-3分布于第一双路电极1-1、1-2和第二双路电极2-1、2-2剖面中央。
所述三路电极3-1、3-2、3-3的两端为信号采集正负端,中间为参考接地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电极,所述第一双路电极1-1、1-2,第二双路电极2-1、2-2和三路电极3-1、3-2、3-3的电极连接端4、5、6为氯化银材质,导电面为水凝胶材质,电极连接端背部为医用级304不锈钢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面7为圆形自粘型无纺布,直径为100mm;基面7也可以是其他的自粘性绝缘材料层,本实用新型对此没有限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3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方案
- 下一篇:停车入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