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层叠式集管、换热器及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4100.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拓也;石桥晃;冈崎多佳志;松井繁佳;望月厚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F25B3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式集管 换热器 空气调节 装置 | ||
1.一种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板状体,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第二板状体,其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状体上,并形成有将从第一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分配到所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并流出的分配流路,
所述分配流路包括分支流路,该分支流路具有直线部,在所述分支流路中,所述制冷剂从所述直线部的两端之间流入,并经由该两端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支流路中,所述制冷剂从与所述直线部垂直的方向流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状体具有至少1个板状部件,所述至少1个板状部件形成流路,
在所述分支流路中,形成于所述板状部件的流路的、除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区域及所述制冷剂流出的区域以外的区域通过与所述板状部件邻接地安装的部件被封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路的端部是与所述直线部相比位于上侧的端部、和与所述直线部相比位于下侧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路的端部设有2个。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流路设有多个。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支流路的所述直线部中,从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区域的中心分别到该直线部的所述两端的流路的长度是该流路的水力当量直径的1倍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流路是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第一板状体所处的这一侧流出的分支流路、和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第一板状体所处的这一侧的相反侧流出的分支流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状部件上形成有该板状部件固有的凸部,所述凸部被插入到形成于与所述板状部件邻接地安装的部件的流路中。
10.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和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连接的多个第一传热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状体上形成有供通过了所述多个第一传热管的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二入口流路,在所述第二板状体上形成有供从所述多个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所述制冷剂合流并流入第二出口流路的合流流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管是扁平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流路的内周面朝向所述第一传热管的外周面逐渐扩展。
14.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分配流路在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使所述制冷剂向所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流出。
15.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换热器,该换热器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式集管;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连接的多个第一传热管,
在所述层叠式集管中,在所述第一板状体上形成有供通过了所述多个第一传热管的所述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二入口流路,在所述第二板状体上形成有供从所述多个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所述制冷剂合流并流入第二出口流路的合流流路,
所述换热器具有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入口流路连接的多个第二传热管,
所述分配流路在所述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时,使所述制冷剂向所述多个第一出口流路流出,
所述第一传热管在所述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与所述第二传热管相比位于上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41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巾织物的泡沫染色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盘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