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阀体装配模块的入料及间歇递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4232.5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祥模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3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阀体 装配 模块 料及 间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装配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阀芯柔性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阀体装配模块的入料及间歇递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类机械产品的装配作业一般都是由手工完成。但是制造业的实践表明,手工装配生产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一些明显缺陷:1)产品质量的重复性、一致性差。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人工装配中由于工人的情绪、环境影响、个人技能及体能的差异等因素,故不同工人、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特性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分散范围将变大,难以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2)产品的精度较低。人工装配产品的精度由于受到工人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而且部分精度要求高的装配工作难以依靠人工完成。3)劳动生产率低。人工装配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产品的装配时间在产品生产总工时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一些典型产品的装配时间占生产总工时的53%左右,若全部的装配都是人工控制完成,则生产率将可能降低到40%左右。若随着装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率可上升到85%-97%,但目前产品装配的平均自动化水平仅为10%-15%。4)装配成本较高。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以手工为主的装配作业占产品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不断增加,部分产品已到达35%-50%甚至以上。装配费用成为许多制造企业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加工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已领先于装配工艺与技术,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使得传统的手工装配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据笔者调研发现,温台地区工业管道、水暖阀门类企业有300多家,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台州地区以水暖类陶瓷阀芯生产企业为主。以年产值达到1亿以上的一家企业为例,其阀芯零件的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与半自动化制造,而80%甚至以上的企业生产工人来完成水暖阀芯的装配工作,装配劳工成本投入已占到产品总成本的30%以上;且人工装配效率与产品装配质量不能保证,装配难以跟上制造的快节拍;再加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招工荒”与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劳工成本的快速增长,缺乏相应高效的自动化柔性装配设备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产品产量、品质的重要瓶颈。
本发明所形成的阀芯自动装配机,装配工作的对象主要为陶瓷阀芯。陶瓷阀芯是通过旋转阀杆来控制水流通断与流量的一种卫浴产品,其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优越,广泛应用于水龙头出水口处。其包括安装在水龙头内的阀体,阀体内插接有阀杆,阀杆下端通过消声片卡接在陶瓷动片上,陶瓷动片与陶瓷静片互相贴合,陶瓷静片固定安装在阀体内,下方还安装有压片和密封垫。陶瓷静片上开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陶瓷动片与阀体上亦开有与进水通孔相对应的出水通孔。当旋转阀杆的时候,其下端的消声片带动陶瓷动片转动,使得动片上的出水通孔与静片上的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互贯通,从而实现水从转芯流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陶瓷阀芯自动装配过程中阀体上料过程繁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为陶瓷阀体实现套装密封圈及精确定位工序的入料及间歇递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阀体装配模块的入料及间歇递料结构,所述阀体入料结构包括阀体震动盘、直线振动器、限位板、第一滑台气缸、第一升降气缸及第一平行气爪构成,所述间歇递料结构由阀体支撑承料板、第二滑台气缸、第一递料气缸、第二递料气缸及第二平行气爪、第三平行气爪构成,所述阀体支撑承料板上设置有阀体入料过渡位、密封圈装配位、阀体待转位。
进一步,所述阀体入料结构中,直线振动器末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侧板安装有检测阀体震动到位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第一滑台气缸上,所述第一平行气爪通过连接板立式固定在第一升降气缸上,所述第一平行气爪上安装有夹持块;所述间歇递料结构中,所述第二滑台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递料气缸、第二递料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上,所述第一递料气缸、第二递料气缸的输出轴实现机械联动,所述第二平行气爪卧式安装在第一递料气缸上,所述第三平行气爪卧式安装在第二递料气缸上,所述阀体支撑承料板上设置有阀体入料过渡位、密封圈装配位、阀体待转位,阀体入料过渡位、密封圈装配位、阀体待转位之间的相互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祥模,未经郑祥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42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磁疗、按摩和健身功能的电脑椅
- 下一篇:一种可变径折叠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