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砸核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5002.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泽薇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砸核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食用核桃时,需要利用锤子或核桃夹将核桃坚硬的外皮剥开,当使用锤子敲打核桃外壳时,需要用手扶着核桃避免核桃滚动,但是在敲打的过程中容易砸伤手指,存在安全隐患;当使用核桃夹夹核桃外壳时,通常需要使用较大的手力进行操作,使用很不方便;同时,在剥核桃的过程中,核桃的外壳容易散落在各处,清理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砸核桃器,它结构设计合理,在透明罩体的内部设置操作台,在操作台上设置半圆形凹槽,将核桃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能够有效避免核桃滚动,不再需要用手扶着核桃,避免了砸伤手指,消除了安全隐患;采用带有把手的重锤对核桃进行敲打,无需较大的手劲,操作方便;同时,剥下的核桃外壳被挡在透明罩体的内部,方便清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砸核桃器,包括一侧面开放设置的透明罩体,在透明罩体开放设置的一侧设有一挡板,挡板的顶端通过转轴与透明罩体的顶板相铰接,在透明罩体的顶板设有一通孔,在透明罩体的内侧底部设有一抽拉板,在通孔下方的抽拉板上设有一操作台,在操作台的顶部设有一半圆形凹槽,一重锤穿过通孔放置在操作台上,在重锤的外端顶部设有一把手。
在抽拉板的四周设有挡块,在靠近挡板一侧的挡块上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它结构设计合理,在透明罩体的内部设置操作台,在操作台上设置半圆形凹槽,将核桃放置在半圆形凹槽内,能够有效避免核桃滚动,不再需要用手扶着核桃,避免了砸伤手指,消除了安全隐患;采用带有把手的重锤对核桃进行敲打,无需较大的手劲,操作方便;同时,剥下的核桃外壳被挡在透明罩体的内部,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透明罩体,2、挡板,3、转轴,4、通孔,5、抽拉板,6、操作台,7、半圆形凹槽,8、重锤,9、把手,10、挡块,11、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砸核桃器,包括一侧面开放设置的透明罩体1,在透明罩体1开放设置的一侧设有一挡板2,挡板2的顶端通过转轴3与透明罩体1的顶板相铰接,在透明罩体1的顶板设有一通孔4,在透明罩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一抽拉板5,在通孔4下方的抽拉板5上设有一操作台6,在操作台6的顶部设有一半圆形凹槽7,一重锤8穿过通孔4放置在操作台6上,在重锤8的外端顶部设有一把手9。
在抽拉板5的四周设有挡块10,将核桃壳遮挡在抽拉板5上,在靠近挡板2一侧的挡块10上设有拉手11,方便人们将抽拉板5抽出。
使用时,手握把手9将重锤8提起,将核桃放置在操作台6上的半圆形凹槽7内,将重锤8对准核桃向下敲打,核桃外壳被砸碎,破碎的核桃外壳掉落在抽拉板5上,人们打开设置在透明罩体1一侧的挡板2,拉动拉手11将抽拉板5抽出,即可取出核桃仁,同时还可以对核桃外壳进行清理。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在透明罩体1的内部设置操作台6,在操作台6上设置半圆形凹槽7,将核桃放置在半圆形凹槽7内,能够有效避免核桃滚动,不再需要用手扶着核桃,避免了砸伤手指,消除了安全隐患;采用带有把手的重锤8对核桃进行敲打,无需较大的手劲,操作方便;同时,剥下的核桃外壳被挡在透明罩体1的内部,方便清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泽薇,未经李泽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5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