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氧装置硫化流程优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6324.7 | 申请日: | 2014-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英;刘志辉;程延峰;韩大明;孙小会;贺丽岩;苗建林;张占胜;黄铁檩;李淮江;张翼;张谦;张冬花;马骏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6;C10K1/34;C01B3/5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马忠 |
地址: | 472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氧 装置 硫化 流程 优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于脱氧装置硫化流程优化,具体为一种用于脱氧装置脱氧剂硫化的优化系统,使脱氧剂由氧化态转化为硫化态,从而脱除原料气中微量的氧气,为后序工艺提供合格的原料气。
背景技术
脱氧工艺是采用适于原料气的专用脱氧剂,在适宜温度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O2 与CO、H2进行反应使氧气得以脱除;其反应为:
其专用脱氧剂为钴钼系耐硫低变催化剂,主要活性组分为氧化钼,以氧化钴为促进剂,以氧化铝为载体。脱氧催化剂中的Co与Mo是以氧化态形式存在,这种形态的催化剂不具有活性,只有将Co、Mo转化为硫化态,才具有活性。将催化剂中Co、Mo由氧化态转化为硫化态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硫化。
目前国内的升温硫化方式大概有三种:
(1)直接用气化气(粗煤气、焦炉气)升温硫化,利用气化气(粗煤气、焦炉气)里含有的硫化氢来硫化。
(2)用氢气(含有22-25%气体)加二硫化碳来升温硫化。
(3)在催化剂里面直接加入固体硫化剂,用气化气(粗煤气、焦炉气)来升温硫化。
这几种催化剂的升温硫化方案各有优缺点:
第一种:硫化气体中硫化氢的浓度低,硫化所需时间太长,高温强化效果不佳,现在只有部分厂家在催化剂二次硫化中采用;
第二种:比较容易控制硫化氢的加入量,浓度也易于掌握高温硫化效果好,且用时较短,简单方便使用广泛;
第三种:直接加固体硫化剂;硫化剂价格较贵,与二硫化碳硫化相比性价比略逊一筹,目前企业很少采用。
发明内容
为了尽可能降低运行费用及一次投资费用,同时满足硫化要求,保证脱氧剂硫化效果,延长催化剂寿命,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实施的脱氧装置内脱氧剂硫化流程优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脱氧装置硫化流程优化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脱氧装置4,脱氧装置4连接有氮气输送管2;脱氧装置4同时连接有氢气输送管1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脱氧装置4上同时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氢气含量检测仪a和温度检测仪b;
所述的氢气输送管1、氮气输送管2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氢气输送管1、氮气输送管2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上分别设置有受PLC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控制阀d、第二控制阀c和第三控制阀e。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对脱硫装置运行流程优化,提出采用氢气加氮气加二硫化碳对脱氧剂升温硫化;实际硫化时间短,没有增加物料消耗费用,降低了运行费用、设备投资费用,同时满足硫化要求,保证脱氧剂硫化效果,延长催化剂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中为:氢气输送管1、氮气输送管2、二硫化碳输送管3、脱氧装置4、粗煤气5、循环风机6、二硫化碳输送管7、氢气含量检测仪a和温度检测仪b、第一控制阀d、第二控制阀c、第三控制阀e。
发明内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脱氧装置硫化流程优化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脱氧装置4,脱氧装置4连接有氮气输送管2;脱氧装置4同时连接有氢气输送管1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脱氧装置4上同时设置有与PLC控制器连接的氢气含量检测仪a和温度检测仪b;
所述的氢气输送管1、氮气输送管2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氢气输送管1、氮气输送管2和二硫化碳输送管3上分别设置有受PLC控制器控制的第一控制阀d、第二控制阀c和第三控制阀e。
使用时,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打开第二控制阀c,通过氮气输送管道2将氮气输送到脱硫装置内对脱硫装置内的脱氧剂进行加温,在温度检测仪b的检测下,当脱氧装置内的温度达到300℃时,PLC控制器打开第一控制阀d,氢气输送管1开始向脱硫装置4内输送氢气,当脱硫装置上设置的氢气含量检测仪a检测的脱离装置4内的含量达到设定值时,氢气含量检测仪a打开第三控制阀e,通过二硫化碳输送管3不断的向混合气体反应器3内注入二硫化碳,在氮气加温的高温下,加速脱氧装置内脱氧剂由氧化态转化为硫化态。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未经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6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风扇自动启闭装置
- 下一篇:钻井柴油机电子式冷却风扇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