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茶盘排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013.2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裴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大有茗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6 | 分类号: | A47G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茶盘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盘茶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茶盘排水槽。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功夫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高品质茶盘茶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中许多整块板材的石茶盘、木茶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特点是原材料浑然一体,造型设计整体性好,给人以质朴、厚重、自然的感觉,另一最主要特点在于该品类的茶盘茶桌不一而足的采用了隐藏式排水设计。顾名思义隐藏式排水就是茶盘茶桌表面的排水孔设计或隐蔽、或暗藏、或由几个排列整齐的小孔组成,都是为了不影响茶盘茶桌的整体美观结构充分表现器物的自然美观。
可是表面漂亮了底部却被忽视了,目前市场中的隐藏式排水都是采用一根或长或短的金属管,一端收集废水一端连接下水管。由于缺少专用配套产品,金属管用胶粘剂粘合于安装槽,安装无法规范作业,胶粘剂完全暴露在外部极其难看,影响美观。许多中高端产品都因为这一点影响了观感,实在是美中不足。另外,目前的茶盘还存在废水积留产生异味、排水不通畅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茶盘排水槽,它采用嵌入隐藏式设计,排水槽与茶盘底部无缝连接为一体;锥面集水设计,废水无积留,避免因废水积存产生的异味;隐藏式密封胶槽设计,胶粘剂不外露,不影响美观;直角排水嘴设计,直连排水管,确保排水通畅。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集水槽、密封胶槽、排水嘴,集水槽的下端连接有排水嘴,集水槽、排水嘴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密封胶槽,且集水槽、密封胶槽、排水嘴连为一体。
所述的集水槽通过密封胶槽内的密封胶嵌入固定在茶盘的底部,且集水槽与茶盘上表面的排水孔连通。
所述的排水嘴与排水管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集水槽可以收集废水并将其导入排水嘴后排出,将密封结构硅胶挤入密封胶槽后可以将排水槽粘贴于安装位置24小时密封胶固化后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嵌入隐藏式设计,排水槽与茶盘底部无缝连接为一体;锥面集水设计,废水无积留,避免因废水积存产生的异味;隐藏式密封胶槽设计,胶粘剂不外露,不影响美观;直角排水嘴设计,直连排水管,确保排水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7,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集水槽1、密封胶槽2、排水嘴3、茶盘4、排水孔5和排水管6,集水槽1的下端连接有排水嘴3,集水槽1、排水嘴3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密封胶槽2,且集水槽1、密封胶槽2、排水嘴3连为一体,集水槽1通过密封胶槽2内的密封胶安装在茶盘4的底部,且集水槽1与茶盘4上表面的排水孔5连通,排水嘴3与排水管6插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集水槽1可以收集废水并将其导入排水嘴3后排出,将密封结构硅胶挤入密封胶槽2后可以将排水槽粘贴于安装位置24小时密封胶固化后完成安装。废水通过排水孔5流入集水槽1继续流入排水嘴3随后流经排水管6排出。嵌入式茶盘排水槽的大小及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而变化,但集水槽、密封胶槽、排水嘴这三项基础特征不变。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嵌入隐藏式设计,排水槽与茶盘底部无缝连接为一体;锥面集水设计,废水无积留,避免因废水积存产生的异味;隐藏式密封胶槽设计,胶粘剂不外露,不影响美观;直角排水嘴设计,直连排水管,确保排水通畅。
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人员可根据上述描述作出许多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大有茗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大有茗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