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146.X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陈良善;叶树荣;夏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0 | 分类号: | F16N7/30;B66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邱江霞 |
地址: | 20216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加油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起重机钢丝绳加油润滑都是采用手工加油方式,一般是把钢丝绳全部收回到钢丝绳卷筒上,然后在钢丝绳上表面涂抹钢丝绳表面脂或钙基脂与15%石墨混合脂。臂架及吊钩部分的钢丝绳,采用高空悬挂作业,不仅危险程度加大,同时加油成本也随之增加。
根据以往钢丝绳加油的方式,并结合加油的效果,我们发现该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如:
1)手工涂抹只能涂钢丝绳一面,压在卷筒面的钢丝绳无法润滑。
2)钢丝绳上的旧油由于掺杂了很多的灰尘,如果不清理,则新的钢丝绳润滑脂接触不到钢丝绳,起不到润滑的作用。
由此可知,现有的这种钢丝绳的加油方式,加油时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费用成本高,加油效果却不理想。
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起重机使用频率也大幅提高,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及更换次数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钢丝绳手工加油润滑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且手工加油的缺点也愈加突显。因此,如何保证钢丝绳能够得到很好的润滑,从而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减少更换的次数、提高使用的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非常棘手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钢丝绳的加油方式,存在加油时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费用成本高,加油效果却不理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简易、方便、且高效适用的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用于活动穿套钢丝绳的中空的本体,该本体包括两独立且形状对称的半圆柱体,两半圆柱体扣合对接形成一圆柱体,一形成在该圆柱体内的一注油腔,以及至少一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分别嵌设于该圆柱体内,用于将注油腔的沿钢丝绳方向的上端口和下端口密封,扣合的两半圆柱体通过至少两固定组件固定;每一所述密封件均设置有一用于嵌入钢丝绳的开口,该注油腔与一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装置相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均分别与一起重装置的滑轮组平台的支架连接,用于将本体固定。
较佳地,该注油装置为一气动注油机,该气动注油机通过若干油路管线与该本体的注油腔相连通,该油路管线上设有若干阀门。本方案中的阀门可以是市售可得的开关阀和三通阀等。
较佳地,该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包括二组该密封件,每一该密封件为一橡胶密封圈,沿每一该橡胶密封圈圆周开设有一该开口。若是一组密封件,则分别嵌设在注油腔的沿钢丝绳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若是两组密封件,则可两两层叠嵌设在注油腔的沿钢丝绳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以进行更好的密封。
较佳地,该橡胶密封圈的内径与该钢丝绳的外径相适配。
较佳地,该固定组件包括一用于将扣合的两半圆柱体合拢固定的抱箍及若干锁紧抱箍用的螺栓。
较佳地,该本体是采用尼龙材料制得的。本方案中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尼龙材料,即减轻了本体的自重,又节约了加工的成本。
较佳地,该注油装置还通过至少一输气管与一空气压缩装置相连通。
较佳地,该空气压缩装置为一位于该起重装置上的空压机。本方案中的空压机为市售可得的公知现有设备。
较佳地,该起重装置为一门座式起重机。该门座式起重机为一船舶领域常用的公知起重设备,该设备本身非本改进点所在,故在此不作赘述。
较佳地,该本体的外径为100cm~150cm,该注油腔呈一柱状,该注油腔的直径为80cm~90cm。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最好是尽可能地做小注油腔的直径,以使得注入较少的润滑油即能均匀地对钢丝绳润滑。
较佳地,该钢丝绳为穿套在该起重装置的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本方案中,钢丝绳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法穿套在起重装置的滑轮组上,且钢丝绳的一端固接一可升降的吊钩。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加油效果很理想。比如,通过对船台5#门机,比如门座式起重机主钩的钢丝绳进行加油试验,钢丝绳加油润滑装置能够将润滑脂均匀涂抹到钢丝绳表面,使得钢丝绳的加油过程更安全、更省时,而且钢丝绳能达到很好的润滑效果。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减小了工作强度,大幅提高了加油的工作效率,从而还节约了加油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两组并联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注油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1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低反向漏电流的单向瞬态电压抑制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