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睡眠监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405.9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付晓玥;冯顺;赵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监测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睡眠监测枕头。
背景技术
睡眠质量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只有清楚地掌握人体睡眠时的睡眠信息的前提下,才能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提高睡眠质量。现有的睡眠监测枕头通过气流采集装置、血氧装置等对人体睡眠时的呼吸强度、呼吸频率、呼出气体的血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以获取睡眠参数信息。但是这些装置普遍具有结构复杂、价格高的缺点。而且需要人的口鼻正对气流采集装置或血氧装置的采集口才能准确采集到睡眠参数信息,当人体睡眠过程中,无意识的翻身等动作导致口鼻无法正对采集口时,就会产生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监测枕头,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睡眠监测枕头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眠监测枕头,包括:纳米发电机和枕头本体;纳米发电机设于枕头本体内部,人体睡眠过程中产生的呼吸、心跳以及体动触发纳米发电机产生电信号。
进一步,枕头本体包括:空气囊和枕芯;
枕芯设于空气囊内部,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层铺设于空气囊的内表面,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层铺设于枕芯的外表面,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
空气囊的内表面和枕芯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空腔内充入气体。
进一步,第一空腔包含若干独立的腔室,在每个腔室内设置一个纳米发电机,各个纳米发电机并联或者串联。
进一步,空气囊具有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内充入气体。第一突起部为半圆形。
进一步,空气囊为密封结构,空气囊的底部设有充/放气口。
进一步,睡眠监测枕头还包括:屏蔽层;
屏蔽层覆盖空气囊的外表面,或者覆盖空气囊的内表面且位于空气囊的内表面与纳米发电机之间。
进一步,枕头本体具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内表面围绕形成第二空腔,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层铺设于填充层的上表面,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层铺设于填充层的下表面,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相对设置。
进一步,填充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向填充层的下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部,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层铺设于第二突起部的外表面,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层铺设于填充层的下表面;
或者,填充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填充层的上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三突起部,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层铺设于填充层的上表面,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层铺设于第三突起部的外表面;
或者,填充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向填充层的下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二突起部,填充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向填充层的上表面方向延伸的第三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与第三突起部相对设置或者交错设置;纳米发电机的第一电极层铺设于第二突起部的外表面,纳米发电机的第二电极层铺设于第三突起部的外表面。第二突起部和第三突起部为半圆形、三角形或者正方形。
进一步,睡眠监测枕头还包括:屏蔽层;
屏蔽层覆盖填充层的外表面,或者覆盖填充层的内表面且位于填充层的内表面与纳米发电机之间。
进一步,纳米发电机为:摩擦发电机和/或氧化锌纳米发电机。
进一步,摩擦发电机为三层结构、四层结构或者五层结构,摩擦发电机至少包含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相对面。
进一步,构成摩擦界面的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纳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睡眠监测枕头,通过睡眠中的人体产生的例如呼吸、心跳等微小振动触发枕头本体内的纳米发电机输出电信号,可以根据电信号计算并输出睡眠数据信息,相比于气流采集装置、血氧装置等,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而且,只要头部位于睡眠监测枕头上,就能准确获知睡眠信息,对人体睡眠时的姿势和动作基本没有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监测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结构的枕头本体和纳米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发电机的正视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物复合粉料制备装置
- 下一篇:小型健康直饮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