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变频协同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456.1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7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光;徐洁;倪康;崔晶;刘良坤;张志刚;王志;夏文娟;陆涛;马平华;徐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变频 协同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变频协同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中只考虑一部分能耗设备或是将各设备部分单独考虑,未考虑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未充分考虑各能耗部件运行模式中满功率和部分功率等不同的运动特性,造成能源消耗大,中央空调部件磨损大,使用寿命缩短。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将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利用PLC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检测环节,设计中央空调的多源PID控制算法环节,同时利用现场总线技术,连接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与上位机,实时检测制冷主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空调的运行工况,调节主机的运行模式,达到协同控制最优化的目的。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变频协同控制装置,将中央空调各部件的功耗特性结合,使各部件处于一个整体决策系统中当中,避免中央空调陷入局部最优点,保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当中,保证中央空调工作处在整体最佳工作点,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延长中央空调各部件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中央空调变频协同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中央空调PLC控制器,所述的上位机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互联,所述的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与冷却塔风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与冷却水泵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与冷冻水泵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中央空调PLC控制器与冷水机组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冷却塔风机控制装置包括冷却塔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风机继电器、冷却塔风机,所述的冷却塔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冷却塔风机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冷却塔风机连接,所述的冷却塔风机继电器的输入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冷却水泵控制装置包括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泵变频器、冷却水泵,所述的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输出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冷却水泵变频器的输出端与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的冷却水泵变频器的输入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冷冻水泵控制装置包括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冷冻水泵变频器、冷冻水泵,所述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冷冻水泵变频器的输出端与冷冻水泵连接,所述的冷冻水泵变频器的输入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的冷水机组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变频器、中央空调主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变频器的输出端与中央空调主机连接,所述的变频器的输入端与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中央空调变频协同控制装置,包括上位机、中央空调PLC控制器、冷却塔风机控制装置、冷却水泵控制装置、冷冻水泵控制装置、冷水机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的上位机可根据不同气候设置不同控制模式,实时监测系统负荷情况,动态管理运行参数,使得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风机等处于一个统一的运行整体中,使得中央空调系统更适合负荷变化。
所述的中央空调PLC控制器用于接收并传输上位机控制指令信号以及接收各传感器信号,并根据上位机控制指令信号对系统中各部件进行调控。
所述的冷却塔风机控制装置实时调节冷却塔风机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的冷却塔风机控制装置包括冷却塔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回水温度传感器、冷却塔风机继电器、冷却塔风机。
所述的冷冻水泵控制装置实时调节冷冻水泵的运转频率,所述的冷冻水泵控制装置包括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冷冻水泵变频器、冷冻水泵。
所述的冷却水泵控制装置实时调节冷却水泵的运转频率,所述的冷却水泵控制装置包括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泵变频器、冷却水泵。
所述的冷水机组控制装置控制调节冷水机组出水温度,所述的的冷水机组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变频器、中央空调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熏蒸双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水器进水结构以及包含该进水结构的吸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