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7797.9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8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赟;张梦霞;钱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机器人 配套 工件 工作台 结构 | ||
1.一种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1);一对工作台(2),该一对工作台(2)以彼此并行的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基座(1)上,在该一对工作台(2)的上部各滑动地配设有一工件夹装台板(3),并且在对应于工件夹装台板(3)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与工件夹装台板(3)连接的用于驱使工件夹装台板(3)往复滑动的工件夹装台板驱动作用缸(4),其中:一对工作台(2)上的所述工件夹装台板(3)彼此朝着相反的方向交替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工作台(2)的上部并且位于左端各固定有一台面半截封板(21),而在一对工作台(2)的上部并且位于右端的对应两侧各凹设有一导轨腔(22),在导轨腔(22)内设置有一导轨(221),在所述的工件夹装台板(3)朝向下的表面的对应两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导轨(221)的位置各固定有导轨滑块(31),该导轨滑块(31)构成有导轨滑块槽(311),该导轨滑块槽(311)与导轨(22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221)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所述的导轨滑块槽(311)为燕尾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工作台(2)上配设有一用于分隔出焊接区域与工件夹装区域的区域分隔防护机构(5),该区域分隔防护机构(5)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一对工作台(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区域分隔防护机构(5)包括一对立柱(51)和一防护板(52),一对立柱(51)彼此纵向并行,该一对立柱(51)中的其中一根立柱的下端固定在一对工作台(2)中的其中一个工作台朝向外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而上端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一对立柱(51)中的另一根立柱的下端固定在一对工作台(2)中的另一个工作台朝向外的一侧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而上端同样伸展到工作台的上方,防护板(52)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一对工作台(2)的上方,该防护板(52)的一端与一对立柱(51)中的其中一根立柱的上端滑动配合,而防护板(52)的另一端与一对立柱(51)中的另一根立柱的上端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立柱(51)的下端各以垂直状态固定有一防护板升降作用缸(511),该防护板升降作用缸(511)的防护板升降作用缸柱(5111)朝向上并且与所述的防护板(52)连接,在一对立柱(51)的上端各固定有一防护板滑动导轨(512),而在防护板(52)的两端并且在对应于防护板滑动导轨(512)的位置各固定有防护板导滑块(521),位于防护板(52)的一端的防护板导滑块(521)与所述一对立柱(51)中的其中一根立柱的上端的所述防护板滑动导轨(512)滑动配合,而位于防护板(52)的另一端的防护板导滑块(521)与一对立柱(51)中的另一根立柱的上端的防护板滑动导轨(512)滑动配合;在所述一对立柱(51)的上端并且朝向外的一侧还各固定有一上避震器(513)和一下避震器(514),而在所述防护板(52)的两端各固定有一防护板撞头(522),位于防护板(52)的一端的防护板撞头(522)对应于一对立柱(51)中的其中一根立柱的上端的所述上、下避震器(513、514)之间,而位于防护板(52)的另一端的防护板撞头(522)对应于一对立柱(51)中的另一根立柱的上端的所述上、下避震器(513、514)之间,其中:所述的防护板升降作用缸(511)为气缸或油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焊接机器人配套的工件夹装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件夹装台板(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作用缸柱连接耳(32),所述的工件夹装台板驱动作用缸(4)的缸体以水平卧置状态连接在所述的工作台(2)上,该工件夹装台板驱动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与所述的作用缸柱连接耳(3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未经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77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用于识别燃料混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