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微波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118234.1 申请日: 2014-03-14
公开(公告)号: CN203880351U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李卓;田义;严辉;张励;王欣;李艳红;冯晓晨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F16M11/24 分类号: F16M11/2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1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外 微波 波束 合成 装置 支撑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微波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主要应用于红外/微波复合成像探测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本发明属于光学、微波与机械结构技术的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红外/微波双模复合制导技术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精确制导技术之一。它使得红外制导、微波制导与毫米波制导体制优势互补,同时可以弥补各方的缺点。为了在实验室进行红外/微波复合制导的设计、验证、测试和评估,需要建立相应的红外/微波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三轴飞行转台可以模拟被测设备的俯仰、方位和滚转运动。红外目标安装在红外目标随动转台上用于模拟目标的相对运动。微波目标阵列用于模拟目标的雷达散射信号。为了将红外目标图像信号、微波雷达信号在空间组合投射到被测设备的同一探测视场而互不干扰,波束合成装置反射红外图像信号同时透射微波雷达信号,使得被测设备能够同时看到同一目标来自同一方向的红外辐射特征和雷达散射特征。因此波束合成装置是实现红外/微波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中模拟复合制导的主要手段。

在波束合成装置的设计研制中,主要以带红外反射膜的介质板、泡沫基质上的选频表面、衍射光学器件、一维光子晶体、金属网栅膜、棱镜阵列等技术路线为主。为了实现大视场范围的红外/微波波束合成,北京理工大学提出了一种红外/激光/微波/毫米波共口径波束合成装置(专利申请号:ZL201310071451.X一种红外/激光/微波/毫米波共口径波束合成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大视场角度的覆盖。由于波束合成装置放置在三轴飞行转台、微波目标阵列之间和目标随动转台之间,因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支撑结构将波束合成装置放置在预定位置。支撑结构必须可实现波束合成装置位置的调整,同时结构避免与其他设备干涉。

美国艾格林空军基地提出的单臂支撑结构只适用于口径小、重量轻的波束合成装置。对于尺寸在米量级,重量在百千克量级的波束合成装置,该支撑结构的力学性能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见文献FranciscoA.Arredondo,Stockbridge Robert,EricW.Glattke,RobertW.Copeland,andJohnR.Walker,”Multi-Spectral SceneProjection(MSSP)demonstration”,Proc.SPIE,2001,Vol.4366:29-40)。

美国陆军和航空导弹司令部提出了采用玻璃钢支架和泡沫的支撑结构,该结构可以承受较大尺寸和重量的波束合成装置,但是没有调节装置,位置一旦固定,无法调节。泡沫属于易变形材料,长时间大重量的挤压,容易老化变形,最终导致波束合成装置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将改变整个光路对系统带来致命的影响。(见文献S.MobleyandJ.Cole,“Dichroicbeamcombinertosupport hardware-in-the-looptestingofdual-modecommonapertureseekers”,Proc.SPIE,1998,Vol.3368:32-41和ScottB.MobleyandJohnS.Cole,“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ofdual-modecommonapertureseekersattheUSArmyAviationand MissileCommand”,Proc.SPIE,1999,Vol.3697:72-79。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薄膜式波束合成器提出了固定调整机构,该结构较小轻便适用于安装在三轴飞行转台上。由于结构限制,不适用于固定在地面的大尺寸波束合成装置(参看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303407B,薄膜式红外—雷达波束合成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波束合成装置具有的如下缺点:1、可支撑的波束合成装置尺寸小、重量轻,无法满足半实物仿真所需视场的需求;2、不具有调节机构,无法调整波束合成装置的位置。为了克服现有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红外/微波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外/微波波束合成装置支撑结构,包括2个底座和支架。2个底座分别用于支撑支架的两边,两个底座镜像对称。底座上的调节机构可以调整支架的位置和转角。支架用于为波束合成装置提供力学支撑,支架上留有与波束合成装置匹配的安装接口,安装接口的尺寸和形状根据波束合成装置的尺寸和形状而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理工大学;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8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