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把轴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9440.4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1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汝文 |
主分类号: | A47L13/254 | 分类号: | A47L13/254;A47L1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具体涉及拖把轴固定结构,属于IPC分类A47L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拖把种类很多,其中有一种结构较为简单的拖把,它包括把杆、拖把轴、拖布框以及套置在拖布框上可拆卸的拖布,拖把轴具有在轴的水平方向内转动的活动范围,一螺栓从拖把轴与拖布框中心部位叠加的侧边贯穿使两者串在一起并用螺帽固定住,通过螺栓固定使得拖把轴能在另一垂直于原有水平方向活动范围内的方向范围内活动,但这种固定方式却不方便,因为安装过程会使用到扳手等工具的辅助,并且拖把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以及生活中的使用者在实际组装维修时操作起来会很费力,而且该种结构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变得很不稳定。
当然比这种更简单的结构也有,就是直接一体设置,比如一体出模或者焊接成一体,但这样设置后拖把轴就不具有在拖布框上任何范围内活动,如把杆不能压下去与拖布框平行等,缺少灵活性,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很不方便,毕竟拖布框太大,拖把使用时把杆不能以拖把轴为原点进行活动,就不能清洗沙发,床等底部的空间,而比这样结构复杂的也有,但相对于解决如何固定拖把轴、即方便又稳定而言并无实质性的参考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拖把轴固定结构使用不够方便,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拖把轴固定结构,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由连接套、扇形连接座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扇形连接座下端设有供锁销放置的轴套,一复回弹簧套置在锁销上,复回弹簧的一端抵在或固定在轴套上、另一端抵在或固定在锁销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复回弹簧的弹力使锁销时刻处于锁止状态,又不影响拖把轴的灵活转动,安装、维修时不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使用效果更加方便、快捷,提升了整个产品的档次。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及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轴套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扇形连接座下端两侧,所述复回弹簧露于两个轴套之间。
所述锁销销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有卡簧,卡簧的一端面与复回弹簧相抵。
所述锁销销体上设有凸起结构,复回弹簧抵在凸起结构上。
在轴套套壁上开有沿轴套套轴方向的轨槽,轴套内侧对应轨槽的锁销销体上设有螺孔,一销把穿过轨槽通过销把下方的螺尾端固定在螺孔上。。
轴套内侧套壁上设有台阶,复回弹簧的一端抵压在台阶阶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例方式的带有部分结构剖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实施方式1,参阅图1、图2、图3,拖把轴固定结构,包括轴体,所述轴体由连接套(1)、扇形连接座(2)组成,拖把轴的连接套(1)上端呈卷筒状与拖把杆(6)套接固定,连接套(1)下端截面呈匸形的延伸部(1a)通过螺栓(1b)与扇形连接座(2)铰接,扇形连接座(2)上还设有圆弧形轨槽(2a),对应圆弧形轨槽(2a)所述连接套延伸部(1a)上还设有限轨螺栓(2b),所述限轨螺栓(2b)的螺帽部分覆盖在圆弧形轨槽(2a)槽沿两侧,在扇形连接座(2)下端设有供锁销(3)放置的轴套(4),一复回弹簧(5)套置在锁销(3)上,复回弹簧(5)的一端抵在或固定在轴套(4)上、另一端抵在或固定在锁销(3)上。
所述轴套(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扇形连接座(2)下端两侧,轴套(4)扇形连接座(2)一体成形或焊接而成,所述复回弹簧(5)露于两个轴套(4)之间,所述锁销(3)依次穿过左边轴套、复回弹簧(5)以及右边轴套。
复回弹簧(5)抵在锁销(3)销体上,可以在所述锁销(3)销体上设凹槽(3a),凹槽(3a)内卡有卡簧(3b),卡簧(3b)的一端面与复回弹簧(5)相抵。
也可以直接在所述锁销(3)销体上设凸起结构,复回弹簧(5)抵在凸起结构上。
拖把轴固定结构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复回弹簧(5)从锁销(3)的一端套入,至锁销(3)销体抵住复回弹簧(5)后为止;
步骤二,将锁销(3)由复回弹簧(5)套入的端部从两个轴套(4)中间的位置向其中一轴套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汝文,未经林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9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聚光灯的自动打扫簸箕
- 下一篇:一种清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