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突涌水点地下水处理专用沉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19575.0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殷国权;任跃勤;李正兵;曾健;张刚武;江滨;雷舰;王天西;李德兵;单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涌水点 地下 水处理 专用 沉箱 | ||
技术领域
突涌水点地下水处理专用沉箱,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地下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大规模水工、公路隧洞在西部山区出现突涌水点的工程较多。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系统洞线自雅砻江大河湾西端的景峰桥至东端的大水沟,横穿跨越雅砻江大河湾的锦屏山,引水隧洞共4条,洞线平均长度约16.7km,隧洞之间的中心间距60m,一般埋深1500~2000m,最大埋深约2525m。有的突涌水点,出水量长期稳定保持在4.8m3/s左右。随着季节的变化,突涌水点流量也随着变化,说明该部位出水受降雨补给明显。现有技术对突涌水点的处理,在封堵地下水的通道后,增大了山体承载力,可能影响隧洞结构的安全。需将突涌水点处理指导思想转变为“堵水与控排相结合”,如何实现可控排放,成为该课题研究的主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堵水与控排相结合的突涌水点地下水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箱体和盖板,其关键技术是箱体无底板,箱体顶部连接盖板,箱体内部采用H型钢、工字钢、槽钢进行焊接加固支撑,在箱体底部的地面开挖沟槽,沟槽内安装引水管,箱体面向上游的长边和宽边各有排水管,与在沟槽内安装的引水管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它能使突涌水点、带状出水全部汇集到沉箱内,通过排水管可使汇集至沉箱内的地下水实现导排,大大降低地下水的应力破坏,确保引水隧洞结构安全。解决了引水隧洞突涌水点堵排水的技术问题,为工程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2、沉箱安装完成后,箱体兼做模板的功能,施工垫层混凝土,盖板安装完成后,结构混凝土可以顺利实施。作为单独结构埋设在引水隧洞内,可以独立永久运行。
3、构造简单、合理,能有效承受各种荷载,能够在空间有限的水隧洞内顺利完成吊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箱体长边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沿箱体宽边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4和盖板5,其特征是箱体无底板,箱体4顶部连接盖板5,箱体内部采用材质为Q235B的H型钢3、140mm工字钢6、180mm槽钢7进行焊接加固支撑,在箱体底部的地面开挖沟槽,沟槽内安装4根DN700引水管,箱体面向上游的长边和宽边各有2根DN700排水管1,与在沟槽内安装的4根DN700引水管对接。
所述H型钢3和工字钢6分别位于箱体长边的顶端和底端,横向支撑箱体,H型钢3和工字钢6之间安装槽钢1,竖向支撑箱体。
所述沉箱分段制造。由于沉箱构件单重大,长度大,且受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沉箱吊装半径较大,具有工期短、难度大、危险性高等特点。为保证沉箱吊装顺利实施,沉箱在制造厂内按两段进行制造,现场分两次完成吊装,专业人员对沉箱两段结合处进行焊接,确保沉箱安装焊接质量。
所述箱体长×宽×高为12.5m×2.5m×1.5m。
所述箱体长边和宽边采用材质Q2345B,d=10mm钢板制成。
在箱体长边和宽边的顶端加装边沿2,边沿2采用材质Q2345B,d=20mm钢板制成。
所述盖板采用材质Q235B,d=20mm钢板,分四块与沉箱连接。
所述盖板5采用螺栓与箱体周边混凝土上的预埋件连接,并在箱体与盖板之间设置橡胶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19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