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动臭氧发生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120009.1 申请日: 2014-03-18
公开(公告)号: CN203728573U 公开(公告)日: 2014-07-23
发明(设计)人: 裴世鑫;崔芬萍;陈敏东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C01B13/10 分类号: C01B13/10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裴咏萍
地址: 21004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流动 臭氧发生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具体涉及一种流动臭氧反应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又名超氧或强氧,其分子式为O3,在高浓度时呈淡蓝色。1785年,德国物理学家Van Narum发现,雷雨后的空气具有独特的草鲜味,并在大功率电机附近也闻到了这种气味。1840年,瑞士化学家Schonbein断定这种在电解和火花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是由一种新物质产生的,并将其命名为OZONE(臭氧)。1845 年,De La Rive和Marignac通过用纯氧电火花作用获得了臭氧,1857年,德国人Von Siemens根据自然界闪电产生臭氧的原理,研制出了臭氧发生管,臭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这种类型的臭氧发生器,也成为当时大量应用的放电臭氧发生器的原型,为人类从此应用臭氧铺平了道路。

近年来,公众从有关大气臭氧层受氯氟烃或其它污染物的破坏的新闻公告中对“臭氧”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以产生臭氧为主的消毒器具也在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对臭氧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研究表明,臭氧比氧气活泼,其杀菌能力是氯气的60倍以上,能在短时间内杀死空气及水中的浮游细菌,并能中和、分解多种有毒物质,且有除臭、漂白和澄清水中杂质的功能。臭氧可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除尘、除烟、杀菌、除臭以及氧化分解来自装饰装修材料、家具、生活用品中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如甲醛、一氧化碳、氨气、苯等污染物,也可分解蔬果中的残留农药,去除肉中的催生素、抗生素、荷尔蒙等化学添加剂。

目前,臭氧的人工制备方法大多来源于对自然界中臭氧生成途径的模仿。最常用的是模拟雷雨过程产生臭氧的电晕放电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5-25kV的交变高电压场使含有氧气的空气或纯氧产生电晕放电,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经过三体碰撞反应聚合成为臭氧分子,这种方法具有单机臭氧产量大的优点,但因为要用到高压放电,其相对能耗较高,而且在操作上很不方便,在工业界应用较广,但很难应用于工业界之外,尤其在家庭中几乎无法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臭氧产生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臭氧发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动臭氧发生器,包括反应室和笔形汞灯;笔形汞灯设于反应室内;反应室一端设有氧气导入孔,反应室的另一端设有臭氧导出孔。

上述反应室包括主体管和设于两端的过渡接头;笔形汞灯同轴设于主体管内;笔形汞灯阴极和笔形汞灯阳极分别穿出两端的过渡接头。

主体管与过渡接头连接处设有大尺寸O形密封圈;过渡接头外部设有压环;压环与过渡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小尺寸O形密封圈。通过O形密封圈能有效密封,防止气体泄漏。

反应室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压环采用硬铝材料;笔形汞灯管壁采用石英材料;氧气导入孔处设有进气嘴,以方便与氧气源连接;臭氧导出孔处设有出气嘴,以方便与臭氧使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流动臭氧发生器,根据氧气分子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成氧原子,氧原子再与氧气分子作用,生成臭氧分子的原理,即

利用汞灯发出的紫外光使进入流动臭氧发生器中的氧气分子分解,生成氧原子,氧原子再与氧气作用形成臭氧,反应无需高压放电,更加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流动臭氧发生器装置简单,结构紧凑,方便有效,解决了高压放电产生臭氧的缺陷,能满足家庭或实验室非大量臭氧产生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动臭氧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流动臭氧发生器的纵截面图;

图3为图1中主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主体管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过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过渡接头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笔形汞灯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管,2-过渡接头,3-大尺寸O形密封圈,4-压环,5-小尺寸O形密封圈,6-笔形汞灯管壁,7-笔形汞灯阴极,8-笔形汞灯阳极,9-进气嘴,10-出气嘴,11-氧气导入孔,12-大尺寸O形凹槽,13-主体管螺纹孔,14-臭氧导出孔,15-沉孔,16-定位台阶,17-螺纹孔,18-通孔,19-主体管内腔,20-过渡接头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流动臭氧发生器进行详细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