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焊托辊轴的治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050.9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徐长钧;王宾武;李家森;张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14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焊托 辊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治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组焊托辊轴的治具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辊道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冶炼行业。它一般包括左右架体,托辊轴,轴承座及电机传动等。其中托辊轴作为移动辊道中重要部件,其材质为Q390钢。对于托辊轴的生产,要从安全及质量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生产的安全性,在组焊过程中,要求工件不能单摆浮搁放置,要保证工件的稳定性;其次,在焊接过程要使工件垂直放置,有利于施焊,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就是为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以往的组焊轴头和轴体通常采用如下方式:将轴体固定于平台上,轴头与轴体组对完成后,使用起重天车进行吊装焊接。
上述成型方法虽然能实现轴头及轴体的组焊,但存在如下问题。
(1)在组焊过过程中,铆工及电焊工要长时间的占用起重天车进行吊装,以确保产品件的稳定性,这就增大了安全隐患。
(2)采用以往组焊方法,操作过于繁琐,组焊耗费时间较长;同时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及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用于组焊托辊轴的治具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框架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同壳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悬空设置;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产品质量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滚轴竖直设置于壳体内,而采用使工件竖直放置的方式,能使组立及焊接都能一步完成,很好的保证了产品质量。
2、使用方便,效率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壳体外设置了吊耳,在生产中方便搬运和定位,因此,解决了常规组焊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焊接质量及焊接效率问题。
3、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廉,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托辊轴的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托辊轴的轴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托辊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底座框架、2为支座、3为壳体、4为连接框、5为吊耳、6为通孔、7为底板、8为轴体、9为轴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框架1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1同壳体3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壳体3悬空设置;所述的壳体3内设置有底板7,所述的底板7上设置有通孔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3上设置有吊耳5。
所述底座框架1包括四个三角形支座2和一个方形连接框4,所述四个三角形支座2分别同方形连接框4四个边的中心相连;所述的壳体3外表面同连接框4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轴体8垂直放于壳体3中,然后,将轴头9放置于轴体8中,确定好尺寸后,点焊固定。再由电焊工进行轴头9与轴体8A焊缝的焊接工作;当托辊轴一端焊好后,利用轴头9上的吊环将半成品托辊轴拔出,倒立放置于壳体3中。这一过程中,要使焊好的轴承头穿过底板7上的通孔6,由于壳体3悬空设置;轴头9由底板7的通孔6伸出;可以确保轴体8与底板7平稳结合;再重复组焊轴头9与轴体8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工件的焊接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