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456.7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世平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专用 轮圈 胶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除胶结构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自行车的管胎轮组相较于开放式轮组具有轻量化的优势,于公路骑乘上的阻力也较小,为许多自行车爱好者所使用,管胎轮圈不像开放式轮圈具有很深的轮沟,只有一个圆弧型的凹槽,管胎是用粘胶直接粘在轮圈上,因此拆卸时轮圈上会残留粘胶,已知除胶的方法为使用轮状或块状的胶体摩擦轮圈的凹槽将残胶搓除,待残胶去除干净后才能再粘上新的管胎,否则会有管胎粘不均匀使管胎寿命降低,对骑乘者也存有危险上的顾虑。
然而,在此类已知技术中,由于胶体磨擦表面轮廓与轮圈弧形凹槽形状并不对应,以致胶体磨擦表面仅部分会与轮圈凹槽表面接触,如此易造成非接触部位未能除胶,接触部位则长时间磨擦产生轮圈接触部位过热,这情况使用于碳纤维这类复合材轮圈情况下,磨擦高温容易造复合材轮圈的粘着剂(树脂)效果打折扣,进而导致复合材轮圈的结构刚性下降。另外胶体于摩擦凹槽时常常无法准确的摩擦到弧形凹槽二端的残胶,需反复轴向移动胶体位置以摩擦到凹槽二端的残胶,使得除胶过程变的冗长及琐碎,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该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具有与该轮圈的径向剖面形状相应而可完全涵盖待除胶表面的除胶部,可预防轮圈于摩擦时造成部分区块过热。并且,该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无需反复轴向移动胶体位置,即可有效地清除轮圈凹槽二端的残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该轮圈具有一置胎环面,该置胎环面的一径向剖面中包括一凹弧,该凹弧二端之间的距离定义为一第一跨距,该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它包括:
一胶体构件,包括一身部及一由该身部朝外延伸的膨大部,在该胶体构件的一剖面中,该身部的一第一宽度不小于该第一跨距,该膨大部的一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该膨大部具有至少一弧凸,该弧凸供于该置胎环面搓除该置胎环面的表面的残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胶体构件为长条状,该胶体构件的二端的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该弧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构件为轮状,该胶体构件的外周环设有该至少一弧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构件的一中心部位轴向设有一供与一动力装置连接的组接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构件为圆柱状,该胶体构件的二端的至少其中一者设有一该弧凸。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弧凸的一剖面中包括一凸弧,该凸弧的形状对应该凹弧的形状。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包括一位于中间位置的一第一凹弧及二由该第一凹弧的二端朝外弧形延伸的第二凹弧,各该第二凹弧的曲率半径大于该第一凹弧的曲率半径;该凸弧包括一位于中间位置的一第一凸弧及二由该第一凸弧的二端朝外弧形延伸的第二凸弧,各该第二凸弧的曲率半径大于该第一凸弧的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专用的轮圈除胶结构具有一胶体构件,该胶体构件的该凸弧对应该置胎环面的一凹弧的形状,避免摩擦时导致该轮圈的部分摩擦区块过热而影响到该轮圈的性能。并且,该胶体构件可具有一膨大部,该膨大部的一第二宽度大于该第一宽度,于除胶过程即不需将该胶体构件反复轴向移动即可将该置胎环面的残胶搓除,可更有效地搓除该置胎环面的凹弧二端的残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轮圈局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轮圈局部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世平,未经谢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4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