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0894.3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增;王远;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孙子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对能源问题的重视,电子产品的耗能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如何降低其待机功耗,提高供电效率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线性稳压电源虽然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它存在着效率低(只有40% -50%)、体积大、铜铁消耗量大,工作温度高及调整范围小等缺点。为了提高效率,人们研制出了开关式稳压电源,它的效率可达85% 以上,稳压范围宽,除此之外,还具有稳压精度高、不使用电源变压器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稳压电源。正因为如此,开关式稳压电源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反激开关电源原理电路图,其结构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变压器转换电路,开关控制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电压采样反馈电路,过流保护电路;交流输入电源通过由整流电桥DB1后,再经过由电容C3滤波后形成输入直流电压,然后由开关管Q1控制变压器T1源边通断,在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方波,然后通过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直流输出电压。开关管Q1由PWM信号产生芯片U1及外围电路组成的开关控制电路控制,为了保证输出电压平稳,在直流输出端还需要取样反馈到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IC为集成电路U1,集成电路U1有6个引脚,分别是GND(接地)脚, FB(反馈)脚, OPP/Latch(保护设定)脚,CS(电流检测)脚,Vcc(电源)脚, DRV(驱动)脚。利用检流电阻R31两端的压差输入到运放LM358(U14A)2脚与3脚基准电压作比较后输出低电平起到过流保护作用。其工作原理:当产品中用户端使用过程中输出过载时,检流电阻R31电压升高,通过R33连接到运放U14A的 2脚与3脚基准电压相比较,2脚电压高过3脚电压,这时运放U14A的1脚输出低电平,使U6A导通,使控制芯片U1的 FB脚电压降低调小占空比,使输出电压降低到零进入“打嗝”状态,使电路工作在过载状态时而其到保护。然而这种方案线路复杂,成本极高,使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于适应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目前开关电源中过渡保护电路方案线路复杂,成本极高,使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于适应市场的需求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线路简单的开关电路的过流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电源的过流保护电路设置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开关控制电路之间,采用光耦将过流信息反馈到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串连在开关电源地回路上的检流电阻R31,三极管Q8、分压电阻R33、分压电阻R32;
所述的三极管Q8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的光耦U8的发光二极管U8A接所述的开关电源的输出端正极,所述的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所述的检流电阻R31的后端,所述的三极管Q8的基极分别通过所述的分压电阻R32和分压电阻R33接所述的检流电阻R31的后端和前端。
本过流保护电路结构非常简单,采用的元器件数量少且成本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较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0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锂电池保护系统
- 下一篇:浓缩机回转支撑轴承及驱动电机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