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形电灯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098.3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柴原雄右;筏邦彦;酒井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电灯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作为光源、具备发光元件的灯泡形电灯以及具备该灯泡形电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光源、具备发光元件的灯泡形电灯,为了提高散热性而具备金属框体。在该金属框体的一端侧由螺丝固定有具有LED等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并且粘接固定有覆盖发光模块的灯罩,此外,金属框体的另一端侧安装有容纳点灯电路的绝缘箱,在该绝缘箱上安装有灯头。
这样的灯泡形电灯中,部件个数多,组装工序数也变多。
此外,本领域已有通过将作为绝缘箱而构成的树脂框体嵌件成型于金属框体内侧而形成为一体的框体构造。在该框体构造中,金属框体与绝缘箱被一体化,虽然减少了部件个数,但没有减少在金属框体上粘接固定灯罩的工序等,所以没有充分改善组装的简易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4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灯泡形电灯中,部件个数多,不易组装。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部件个数减少且易于组装的灯泡形电灯以及具有该灯泡形电灯的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具备:在内部具有空腔的金属框体和具有位于该金属框体的外侧的外壁部以及位于金属框体的内侧的内壁部的树脂框体,树脂框体的至少外壁部紧密固定于金属框体。在框体的一端侧配置具有发光元件以及安装该发光元件的基板的发光模块。发光元件产生的热热传导至金属框体。在外壁部固接覆盖发光模块的透光构件。在内壁部的内侧配置点灯电路。在树脂框体的另一端侧设置灯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预见到的是,部件个数减少且易于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的剖面图。
图2是该灯泡形电灯的侧视图。
图3是使用该灯泡形电灯的照明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灯泡形电灯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该灯泡形电灯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泡形电灯;11:框体;12:发光模块;13:透光构件;14:点灯电路;15:灯头;17:球形部;21:金属框体;21a:空腔;22:树脂框体;27:外壁部;28:内壁部;34:发光元件;35:基板;50:照明装置;52:灯座;65:散热板;66:配置板部;67:折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中示出灯泡形电灯10。该灯泡形电灯10具备:框体11、配置于框体11的一端侧的发光模块12、在框体11的一端侧覆盖发光模块12的透光构件13、配置于框体11的内侧的点灯电路14、以及安装于框体11的另一端侧的灯头15。而且,灯泡形电灯10,以框体11的一部分和透光构件13构成灯罩16,在灯罩16的一端侧形成球形部17,并且形成从球形部17向另一端侧直径变小的颈部18,形成与一般照明用的白炽灯泡近似的形状。另外,将从透光构件13贯穿至灯头15通过灯泡形电灯10的中心的中心线称为电灯轴,将透光构件13侧称为灯泡形电灯10或电灯轴的一端侧,将灯头15侧称为灯泡形电灯10或电灯轴的另一端侧。
框体11具备:金属框体21、通过嵌件成型而与金属框体21形成为一体的树脂框体22。即,树脂框体22处于其树脂材料与金属框体21的表面直接紧密固定的状态。
金属框体21由例如铝等金属材料形成。在金属框体21的一端侧形成配置有发光模块12的平面状配置面部24,在另一端侧形成容纳点灯电路14的圆筒部25。即,金属框体21在内部具有空腔21a。空腔21a可以是贯通的,也可以是凹状。金属框体21的外侧面形成为从另一端侧向一端侧直径变大的倾斜状。另外,在金属框体21中,形成有用于连通配置面部24侧和圆筒部25内侧并使电连接发光模块12和点灯电路14的缆线贯通的配线部(未图示)。
树脂框体22由具有透光性的半透明的例如聚碳酸酯等树脂材料通过嵌件成型与金属框体21形成为一体。树脂框体22具有:与金属框体21的外侧面紧密连接的外壁部27、与金属框体21的内侧面即圆筒部25的内侧面紧密连接的内壁部28、以及与上述外壁部27以及内壁部28连续地向金属框体21的另一端侧凸出的安装部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