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285.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付久才;郭俊祥;韩玉军;王立楠;李增杰;曹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007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土壤 生物 含量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炭,通常是指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生物质资源为基础,利用特定的炭化技术,由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富碳产物。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施入水稻土壤后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对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生物炭的增产作用有一定“适用范围”,当生物炭施用量在0.5thm-2时,水稻产量有降低趋势。因此就有必要提供一种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实时监测水稻土壤中的生物碳含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实时测量水稻土壤中的生物碳含量。生物碳含量检测仪通过可见光谱或近红外光谱测量法对水稻土壤进行检测,并将光谱数据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使用化学计量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得到生物碳含量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含量值以短信的形式发到手机上,实现远程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主要包括生物碳含量测量仪、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生物碳含量测量仪和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0、第一晶振器Y1、第二晶振器Y2、第一开关KEY1、直流电源VCC,第一晶振器Y1、第二晶振器Y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组建成控制器U1的晶振电路;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KEY1、第一电阻R1和第十三电容C0组建成控制器U1的复位电路;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组建成控制器U1的电源电路;控制器U1与生物碳含量测量仪T1进行串口通信;控制器U1的第2、3、4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GSM的第5、4、3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反应灵敏、无污染,集生物碳含量检测和远程监测功能于一体。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简图。
图2本实用新型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电路图。
图中:1-生物碳含量测量仪2-控制器3-和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主要包括生物碳含量测量仪T1、控制器U1和无线通信模块GSM,生物碳含量测量仪T1和控制器U1电信号连接,控制器U1和无线通信模块GSM电信号连接,所述水稻土壤生物碳含量检测器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0、第一晶振器Y1、第二晶振器Y2、第一开关KEY1、直流电源VCC,第一晶振器Y1、第二晶振器Y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组建成控制器U1的晶振电路;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KEY1、第一电阻R1和第十三电容C0组建成控制器U1的复位电路;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组建成控制器U1的电源电路;控制器U1与生物碳含量测量仪T1进行串口通信;控制器U1的第2、3、4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GSM的第5、4、3接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孔腹腔镜穿刺器
- 下一篇:大隐静脉抽剥隧道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