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曝气生物膜填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358.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强成诚;强光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强成诚;强光初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曝气 生物膜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膜填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微曝气生物膜填料,属于生物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填料是生物膜赖以栖息的场所,是生物膜的载体,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脱落和形态及空间结构,同时兼有截留悬浮物质的作用。因此,填料是曝气生物滤池的关键部分,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功效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形式和成本。国内目前采用设置在好氧池内的膜片式曝气器进行处理。膜片式曝气器利用罗茨风机进行供氧,好氧池内一般都安装PP、PE等填料,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载体。采用的填料在结构方面都未能充分考虑生化反应的需要,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小,孔隙率低,填充度不够,稳定性差,生物膜附着性低等,限制了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微曝气生物膜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产生污泥等二次污染,达到良好的去污效果,成本较低,容易推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微曝气生物膜填料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中空纤维膜,其特征是:多个中空纤维膜的进气端共同连接进气端封头,多个中空纤维膜的出气端共同连接出气端封头;进气端封头和出气端封头内设有密封气腔,中空纤维膜内部中空并与进气端封头和出气端封头的密封气腔连通。
进一步的,中空纤维膜包括好氧层、兼性层和厌氧层,好氧层位于最内层,兼性层位于好氧层外圈,厌氧层位于兼性层外圈。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占用面积小;填料能够无泡供气,不产生污泥等二次污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达到良好的去污效果,成本较低,容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出气端封头、2-中空纤维膜、3-进气端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中空纤维膜2,多个中空纤维膜2的进气端共同连接进气端封头3,多个中空纤维膜2的出气端共同连接出气端封头1。
进气端封头3和出气端封头1采用ABS工程塑料材料制作,进气端封头3和出气端封头1内设有密封气腔,中空纤维膜2内部中空并与进气端封头3和出气端封头1的密封气腔连通。
中空纤维膜2包括好氧层、兼性层和厌氧层,好氧层位于最内层,兼性层位于好氧层外圈,厌氧层位于兼性层外圈。
工作时,通过进气端封头3的密封气腔向中空纤维膜2内供气,通过出气端封头1的密封气腔从中空纤维膜2内出气。保持进气端封头3和出气端封头1的密封气腔内有一定的压力,且该压力小于中空纤维膜的泡点压力。中空纤维膜内的氧气以分子态扩散至附着在中空纤维膜外的生物膜,被微生物利用,降解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占用面积小;填料能够无泡供气,不产生污泥等二次污染,达到良好的去污效果,成本较低,容易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强成诚;强光初,未经强成诚;强光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装结构
- 下一篇:用于加工载体的方法和用于制作电荷储存存储基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