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液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584.5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孙福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液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液燃烧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液喷嘴。
背景技术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工业废液,为了避免污染环境需要采用焚烧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废液焚烧处理装置将生产车间所产生的废水经中间泵增压,由废液燃烧喷枪雾化喷出后在焚烧炉内高温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废液燃烧喷枪设有使废液雾化的雾化喷嘴,雾化喷嘴的雾化效果直径影响焚烧处理的效果。但原有喷枪采用稀缺和贵重材料制造,成本高、加工高,且依赖国外加工与进口,采购周期长,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工业废液喷嘴的技术方案,提高雾化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液喷嘴,包括外套和内芯,所述外套的前端设有圆锥形导流罩,在导流罩的中央设有喷嘴扩散口,所述内芯的中心设有液流通道,液流通道的前端设有喷射孔,内芯的前部设有雾化头,雾化头的前端是与导流罩的圆锥形相对应的锥形,在雾化头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等分分布的雾化导流通道,在导流通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预混合流道孔;
所述外套前端的圆锥形导流罩的锥度为90°,所述外套的喷嘴扩散口是由内向外扩展的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的锥度为90°;
所述内芯雾化头前端面上的雾化导流通道的宽度为1.6mm,深度为2.0mm,雾化导流通道在轴向端面的投影与通过圆心的分布线的夹角为30°,所述导流通道外壁上的预混合流道孔轴线与导流通道轴线之间设有向前倾斜的夹角;
所述外套套装在内芯上,内芯前部雾化头的前端与外套导流罩的内壁接触;在内芯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之间设有通入压缩空气的空隙。
更进一步,在雾化头的前端面上设有12个圆周等分分布的雾化导流通道。
更进一步,所述导流通道外壁上的预混合流道孔轴线与导流通道轴线之间夹角为80°。
更进一步,所述外套的材质是不锈钢,所述内芯的材质是不锈钢。
更进一步,所述通入内芯外壁与外套内壁之间的空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为6bar。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废液喷嘴的关键技术结构,采用非稀缺的不锈钢材料制造,显著地提高雾化效果,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为了结构便于理解,内芯的雾化导流通道和预混合流道孔的位置采用正交示意画法;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芯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工业废液喷嘴,包括外套10和内芯20,所述外套的前端设有圆锥形导流罩11,在导流罩的中央设有喷嘴扩散口12。
所述内芯的中心设有液流通道21,液流通道的前端设有喷射孔22,内芯的前部设有雾化头23,雾化头的前端是与导流罩的圆锥形相对应得锥形,在雾化头的前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等分分布的雾化导流通道24,在导流通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预混合流道孔25。
所述外套套装在内芯上,内芯前部雾化头的前端与外套导流罩的内壁接触;在内芯的外壁与外套的内壁之间设有通入压缩空气的空隙。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工业废液喷嘴,包括外套10和内芯20。
所述外套的前端设有圆锥形导流罩11,导流罩的锥度A1=90°,导流罩的厚度D1=6mm,在导流罩的中央设有喷嘴扩散口12,喷嘴扩散口是由内向外扩展的锥形口,所述锥形口的锥度A2=90°,锥形口外口的直径D2=28.5mm,外套的内径D3=36mm。
外套的尾部设有内螺纹。
外套的材质是不锈钢316L。
所述内芯的中心设有直径D4=12mm的液流通道21,液流通道外壁的外径D5=22mm,液流通道的前端设有直径D6=8mm喷射孔22,内芯的前部设有雾化头23,雾化头的前端是与导流罩的圆锥形相对应的锥形。
在雾化头的前端面上设有12个圆周等分分布的雾化导流通道24,雾化导流通道的宽度D7=1.6mm,深度为D8=2.0mm,雾化导流通道在轴向端面的投影与通过圆心的分布线的夹角A3=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