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瓶保护罩、气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2831.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欣;刘春峰;赵荣兵;许德勤;冯士庆;周健;张士欢;周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于宝庆;郭晓东 |
地址: | 226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瓶保 护罩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因气瓶的瓶阀处泄露而造成安全隐患的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瓶保护罩、气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使用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燃料,以天然气做为汽车燃料尤为普遍。天然气具有易燃的特性,其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外天然气浓度过高时,会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很多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小型汽车都装载有CNG(压缩天然气)气瓶,气瓶通常放置在汽车的后备箱中,气瓶的瓶阀裸露在汽车后备箱中,而瓶阀是各类气瓶装置中最容易发生泄漏的地方。因此,如果气瓶内的天然气从瓶阀处泄露,而又不能及时排出的话,将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威胁驾乘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上气瓶瓶阀泄露的气体不能及时扩散排放至车辆外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装设在气瓶上引导泄漏气体排放的气瓶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实用新型气瓶保护罩的气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本实用新型气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瓶保护罩,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罩体上设有一安装口、一操作口和至少一导气口,所述安装口、所述操作口和所述导气口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安装口处设有连接结构;一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安装在所述操作口处,并与所述罩体密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呈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安装口设于所述罩体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口设于所述罩体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罩体于对应设置所述操作口的一端设有凸沿,所述保护盖的周缘处设有与所述凸沿相配合的卡扣,以将所述保护盖卡接在所述凸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口设于所述罩体的侧壁上,所述操作口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保护盖的安装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操作口为方形口,所述安装座为匹配所述方形口的方筒,所述方筒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口密封连接,所述方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保护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保护盖连接的一端设有凸沿,所述保护盖的周缘处设有与所述凸沿相配合的卡扣,以将所述保护盖卡接在所述凸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口设于所述罩体的侧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呈中空圆筒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的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保护盖和所述罩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以实现所述保护盖和所述罩体之间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气口处设有导气管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罩体上设有探测报警器接口,所述探测报警器接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探测报警器接口处设有堵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瓶,所述气瓶的瓶口端设有瓶阀,还包括上述的气瓶保护罩,所述气瓶保护罩通过所述安装口处的连接结构密封连接在所述气瓶上,所述瓶阀位于所述气瓶保护罩的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的内螺纹;所述气瓶的瓶颈处设有颈圈,所述颈圈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以将所述气瓶保护罩与所述气瓶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气瓶与所述气瓶保护罩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以实现所述气瓶和所述气瓶保护罩之间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气瓶为天然气气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气瓶;每个导气口对应设有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导气口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辆外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气瓶还包括一连接在所述瓶阀上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穿过一所述导气管为所述车辆的发动机供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气管穿过所述后备箱的底部与所述车辆外部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车辆的后备箱侧壁上设有排气口,在所述排气口处的所述后备箱侧壁内侧设有一排气腔,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与所述排气腔连通实现与所述车辆外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2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