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走式气浮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552.7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1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松水;王建军;曹愚;卓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建立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B0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走 式气浮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化池防止沉淀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行走式气浮搅拌机。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酸化池中不具备防沉淀的设备,酸性废液(PH1-2)进入酸化池后与加入的碱进行中和反应,因混合不均匀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碱液,反应后的溶液通过污泥泵打入污水处理系统,大部分污泥沉积在池体底部,一般是靠人工清除,这样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伴随较大的安全隐患。还有部分酸化池装有机械式搅拌装置,加入碱的同时开启搅拌装置加速反应的进行同时防止沉淀的反应,该装置在运行初期能较好的促进溶液的混合,对加药量的控制有积极的影响并能较充分的排出池底的污泥,但该机械搅拌装置长期浸在酸性废水中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不足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加药均匀,混合反应快,以空气搅拌为主机械搅拌为辅,可以完全混合池内溶液,节省动力,防止酸化池沉淀,操作简单,可实现全程自动控制的行走式气浮搅拌机。
其技术方案是:行走式气浮搅拌机,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加药泵、风机和与加药泵连接的加药箱,所述行走平台的两端均设有在导轨内移动的行走滚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行走滚轮连接,所述行走平台的底部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分别固定有与加药箱连接的布液管和与风机连接的曝气管,所述布液管的出口端高于曝气管的出口端。
所述导轨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碰触开关。
所述支撑架下部安装有推泥板。
所述布液管和曝气管为非金属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能耗低、加药均匀,混合反应快,以空气搅拌为主机械搅拌为辅,可以完全混合池内溶液,节省动力,防止酸化池沉淀,操作简单,可实现全程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行走式气浮搅拌机,包括行走平台1,所述行走平台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2、加药泵3、风机4和与加药泵3连接的加药箱5,所述行走平台1的两端均设有在导轨6内移动的行走滚轮7,所述电机2通过传动轴8与行走滚轮7连接,所述行走平台1的底部还设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上分别固定有与加药箱5连接的布液管10和与风机4连接的曝气管11,所述布液管10的出口端高于曝气管11的出口端。
所述导轨6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电机2正反转的碰触开关12。通过碰触开关12可以控制电机2带动行走平台1在酸化池内来回移动搅拌。
所述支撑架9下部安装有推泥板13。推泥板13能沿池底部行走,具有搅拌的作用,支撑架9及推泥板13均采用玻璃钢防腐,可以长期在酸性环境中运行。
所述布液管10和曝气管11为非金属管。便于长期在酸性环境中运行。
布液管10的位置稍高于曝气管11,以利于加入的药品与酸液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行走电机是整个设备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2及减速机,加药泵3是加药的动力,风机4是曝气所需的动力。行走平台1是设备的支撑平台,设备所需的电机2、加药泵3及风机4都安装在平台上,并提供供人行走的通道。
使用时,开启风机4,然后启动电机2和加药泵3,电机2通过传动轴8带动行走平台1、支撑架9、布液管10和曝气管11在池内行走,边加药边搅拌,当设备走到酸化池另一端时碰触开关12启动,电机2反转,设备开始往回走,如此返复,待酸化池内溶液PH值调整至5-6时加药泵3停止,电机2和风机4继续运行,污泥泵开始启动,待池内液位降至所设定点时污泥泵停止,电机2和风机4同时停止运行,进入待机程序。这样以空气搅拌为主机械搅拌为辅,可以完全混合池内溶液,节省动力。
本设备还设有视频监控功能,可实现现场无人操作;设有过载保护装置,运行平稳可靠;电机减速箱、加药泵及风机都在平台上部,操作维护方便;设备能耗低,其驱动电机功率为0.55KW,风机功率为2.2KW,加药泵功率0.75KW,间歇工作,整个系统的能耗较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耗低、加药均匀,混合反应快,以空气搅拌为主机械搅拌为辅,可以完全混合池内溶液,节省动力,防止酸化池沉淀,操作简单,可实现全程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建立,未经卓建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取代噻唑基乙酸三乙胺盐的结晶型
- 下一篇:新的包合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