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呼吸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3893.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琚燎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琚燎原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9/00;A62B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1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呼吸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面罩,具体是一种简易呼吸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进行地下作业(例如清淤作业、疏通作业等)时,作业人员往往需要亲身进入各种地下设施(包括管道、下水道、沼气池、地窖等)内。由于地下设施内的氧气含量极低,为了防止发生缺氧窒息,作业人员通常佩戴呼吸面罩进入地下设施内。然而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呼吸面罩发生故障(例如气管堵塞、气管破裂等),作业人员便会发生缺氧窒息。而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作业人员便无法发声,导致其无法进行求救,由此直接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呼吸面罩,以解决地下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时无法进行求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地下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时无法进行求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易呼吸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简易呼吸保护装置,包括面罩、吸气管、呼气管、报警管、报警充气球;其中,面罩的中部并排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吸气口和内外贯通的呼气口;吸气管与呼气管并排固定为一体;吸气管的后端管口与吸气口连通,且吸气管的后端管口内安装有吸气单向阀;吸气管的前端管口内安装有吸气滤芯;呼气管的后端管口与呼气口连通,且呼气管的后端管口内安装有呼气单向阀;报警管的前部与呼气管的前部并排固定为一体,且报警管的前部管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哨孔;报警管的后端管口与报警充气球连通。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作业人员将面罩佩戴于面部,并保证吸气口和呼气口均与鼻腔密封连通,同时将报警管的后部绑扎固定在衣服上。然后,作业人员进入地下设施内,并保证吸气管的前端管口、呼气管的前端管口、报警管前端管口均伸出地下设施外。在进行井下作业或清淤作业的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吸气时,吸气所产生的负压使得呼气单向阀关闭,并使得吸气单向阀打开,地下设施外的新鲜空气先经由吸气滤芯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吸气管进入作业人员的鼻腔。当作业人员呼气时,呼气所产生的正压使得吸气单向阀关闭,并使得呼气单向阀打开,作业人员呼出的空气通过呼气管排出地下设施外。在此过程中,倘若吸气管或呼气管发生故障(例如气管堵塞、气管破裂等),作业人员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无法发声。此时,作业人员只需以手捏压报警充气球,报警充气球内的空气便通过报警管排出,并使得哨孔发出哨音。地下设施外的人员通过哨音即可及时得知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由此对作业人员进行及时施救。基于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呼吸保护装置基于全新结构,使得地下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时能够通过哨音进行及时求救,由此有效解决了地下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时无法进行求救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了地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地下作业人员发生缺氧窒息时无法进行求救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地下作业(例如清淤作业、疏通作业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吸气管,3-呼气管,4-报警管,5-报警充气球,6-吸气单向阀,7-吸气滤芯,8-呼气单向阀,9-哨孔,10-头箍。
具体实施方式
简易呼吸保护装置,包括面罩1、吸气管2、呼气管3、报警管4、报警充气球5;其中,面罩1的中部并排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吸气口和内外贯通的呼气口;吸气管2与呼气管3并排固定为一体;吸气管2的后端管口与吸气口连通,且吸气管2的后端管口内安装有吸气单向阀6;吸气管2的前端管口内安装有吸气滤芯7;呼气管3的后端管口与呼气口连通,且呼气管3的后端管口内安装有呼气单向阀8;报警管4的前部与呼气管3的前部并排固定为一体,且报警管4的前部管壁开设有内外贯通的哨孔9;报警管4的后端管口与报警充气球5连通。
还包括头箍10;头箍10的两端分别与面罩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固定。使用时,作业人员通过头箍可将面罩与头部绑扎固定,由此使得面罩更加牢靠地佩戴于面部。
具体实施时,吸气管、呼气管、报警管均为软管。吸气管的长度和呼气管的长度均为2-3米。报警充气球采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琚燎原,未经琚燎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3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膜片生产线铸片成型骤冷装置的骤冷辊
- 下一篇:表面曝气设备检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