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LED灯及采用该LED灯的恒流灯串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4319.0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迪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F21S4/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500 吉林省吉林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led 采用 恒流灯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LED灯及采用该LED灯的恒流灯串。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为现有通用的一种的LED灯,该LED灯包括负极引脚21、反射帽22、LED芯片23、黄金导线接合部分24、圆形环氧树脂透镜25和正极引脚26。如果采用该LED灯做成灯串,当电压或者电流不稳时,容易造成黄金导线接合部分24损坏,从而造成LED灯永久损坏,进而造成LED灯灯串断路,影响整个灯串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LED灯及采用该LED灯的恒流灯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LED灯,包括灯珠和齐纳二极管,所述灯珠包括凸透镜、LED芯片、反射罩、PCB线路板、PVC胶、连接线、外壳和硅树脂灯罩,所述PCB线路板为双面线路板,PCB线路板的正面设置LED芯片,PCB线路板的背面设置齐纳二极管,且齐纳二极管与LED芯片并联,所述连接线焊接在PCB线路板的背面的正负极焊盘上,且连接线与外壳之间注塑PVC胶,注塑PVC胶凸出外壳,所述凸透镜设置在反射罩顶部,且凸透镜和反射罩及外壳顶部用硅树脂灯罩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ED芯片设有三个,且串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线路板为直径为8mm圆形双面线路板。
一种采用所述的新型LED灯的恒流灯串,包括串联在正负线路上的多个新型LED灯,所述正负线路上还串联一个开关管和一个恒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LED灯通过在LED芯片上并联一个齐纳二极管进行稳压,显著提高了LED灯的稳定性,且当一个LED灯损坏时,与其串联的其他的LED灯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LED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恒流LED灯串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一种新型LED灯,包括灯珠1和齐纳二极管2,所述灯珠1包括凸透镜11、LED芯片12、反射罩13、PCB线路板14、PVC胶15、连接线16、外壳17和硅树脂灯罩17,所述PCB线路板14为双面线路板,PCB线路板14的正面设置LED芯片12,PCB线路板14的背面设置齐纳二极管2,且齐纳二极管2与LED芯片12并联,所述连接线16焊接在PCB线路板14的背面的正负极焊盘上,且连接线16与外壳17之间注塑PVC胶15,注塑PVC胶15凸出外壳17,所述凸透镜11设置在反射罩13顶部,且凸透镜11和反射罩13及外壳17顶部用硅树脂灯罩17密封,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ED芯片12设有三个,且串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CB线路板14为直径为8mm圆形双面线路板。
请参阅图3,一种采用上述新型LED灯的恒流灯串,包括串联在正负线路5上的多个新型LED灯(采用红、黄灯珠时,20颗串联,采用蓝、绿、白灯珠时,14颗串联),所述正负线路5上还串联一个开关管3和一个恒流管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齐纳二极管2的功率为5W;所述恒流管4为50mA恒流管;所述正负线路5的输入电压为DC48V;红、黄灯珠正常工作电压2.0V,20灯串联时分得电压40V;蓝、绿、白光正常工作电压3V,14灯串联时分得电压42V ,开关管3正常工作分得电压约0.9V ,恒流管4正常工作电压1.2V至15V之间,所以在外部恒压供电红、黄灯串:2×20+0.9+1.2=42.1V的电压下即可正常恒流50mA工作;蓝、绿、白光:3×14+0.9+1.2=44.1V电压下即可正常50mA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迪,未经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 下一篇:自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