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5561.X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宏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F01D5/14;F01D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3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柴油发动机都是由活塞的直线运动经曲轴转换成圆周运动,其中包含压缩冲程,不但浪费了能耗,还因动平衡的变化产生震动与噪音,其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一次性燃料,面受石油危机。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叶轮发动机,使用再生式推进剂替代石油产品,不需进气系统,不需曲轴,不需起动电机,结构简单,起动快,经济性好,用途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一种叶轮发动机,提供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包括轮壳机构,冷却机构,轮轴机构。
所述轮壳机构设置有轮毂0,轮毂0上设置有轮叶1,轮叶1顶端设置有叶尖3,轮叶1的叶面上设置有叶窝10,轮叶1的背面设置有流线型导流面4,轮叶1与轮叶1之间设置有叶膛2,轮毂0中设置有隔板8。
所述冷却机构设置有轮叶冷却道9,轮毂冷却腔7,轮轴冷却道6。
所述轮轴机构设置有叶轮轴5,叶轮轴5中设置有进水口11、回水口12。
所述每个轮叶1中都设置有轮叶冷却道9。
所述轮毂冷却腔7设置于隔板8两侧。
所述轮叶冷却道9与轮毂冷却腔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的轮叶替代活塞,免去了连杆与曲轴,没有压缩冲程,运营平稳,噪音小;叶面上采用设置的叶窝增加受力面来提高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轮叶背面采用流线型导流面,不但对推进剂发出的推力起到导流作用,还减少了旋转阻力,减少能耗;采用每个轮叶都设置轮叶冷却道,便于冷却液对轮叶进行冷却,使轮叶的机械性能得到延续;采用轮毂中设置的隔板使轮毂冷却腔中的冷却液不产生短路,提高冷却效果;确保叶轮发动机用叶轮在安全温度下长久运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中,包括轮毂0、轮叶1、叶膛2、叶尖3、流线型导流面4、叶轮轴5、轮轴冷却道6、轮毂冷却腔7、隔板8、轮叶冷却道9、叶窝10、进水口11、回水口12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包括轮壳机构,冷却机构,轮轴机构。
所述轮壳机构包括轮毂0、轮叶1、叶尖3、流线型导流面4、叶膛2、隔板8;轮叶1设置于轮毂0上,数量按照功率大小设计;叶尖3设置于轮叶1顶端,成弧形;叶窝10设置于轮叶1受力面上;流线型导流面4设置于轮叶1的背面;叶膛2设置于轮叶1与轮叶1之间;隔板8设置于轮毂0内腔,轮毂冷却腔7中间,隔板8的外圆与轮叶冷却道9的根部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轮叶冷却道9、轮毂冷却腔7、轮轴冷却道6,轮叶冷却道9设置于每个轮叶1中,轮毂冷却腔7设置于隔板8两侧,轮轴冷却道6设置于叶轮轴5中央,中间不连通。
所述轮轴机构包括叶轮轴5、进水口11、回水口12,进水口11、回水口12设置于叶轮轴5上,与轮轴冷却道6、轮毂冷却腔7、轮叶冷却道9连通。
所述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采用超高温合金陶瓷芯真空定向结晶铸造,叶轮轴为锻造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一种叶轮发动机用叶轮的轮叶替代活塞,免去了连杆与曲轴,没有压缩冲程,运营平稳,噪音小;叶面上采用设置的叶窝增加受力面来提高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轮叶背面采用流线型导流面,不但对推进剂发出的推力起到导流作用,还减少了旋转阻力,减少能耗;采用每个轮叶都设置轮叶冷却道,便于冷却液对轮叶进行冷却,使轮叶的机械性能得到延续;采用轮毂中设置的隔板使轮毂冷却腔中的冷却液不产生短路,提高冷却效果;确保叶轮发动机用叶轮在安全温度下长久运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宏,未经邵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5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