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快速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165.9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4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细汉;师创国;庄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端子 快速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快速组装装置,特别是一种接线端子的快速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用得最广泛的为PCB板端子。
如图1所示,接线端子在组装的过程中,先将导电片101产品装入一个组装的装置内,再将两个导线框102产品分正反装入导电片101产品所在的组装装置内,该组装装置将导电片101产品和导线框102产品组装完成后,再通过另外一组机械手将其装入外罩103产品中。
现有的接线端子快速组装装置,价格比较昂贵,工艺繁琐,组装时间过长,无法实现快速组装。这样不仅提供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用来快速组装接线端子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快速组装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卡装有可滑动的凸轮横移动力滑块,所述凸轮横移动力滑块与组装动力源气缸的活塞连接,所述凸轮横移动力滑块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摆臂模组、组装模组和右摆臂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摆臂模组分别包括摆臂推动凸轮、摆臂推动滑块、摆臂和滑块,所述摆臂推动凸轮固定在凸轮横移动力滑块上,所述摆臂推动凸轮与摆臂推动滑块的一端相接触,摆臂推动滑块的另一端与摆臂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模组包括组装滑块推动凸轮、组装模组安装板和组装滑块,所述组装滑块推动凸轮固定在凸轮横移动力滑块上,所述组装滑块推动凸轮与组装模组安装板一端相接触,所述组装模组安装板另一端与组装滑块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模组安装板上固定有组装滑块缓冲气缸,所述组装滑块缓冲气缸的活塞与组装滑块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滑块的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个压线框组装错位气缸,所述压线框组装错位气缸前端连接有压线框组装错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横移动力滑块上固定有行程挡块,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与行程挡块相适应的行程左限位块和行程右限位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利用同一动力直线源,带动多个凸轮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组装。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快速组装装置极大的减少了组装所需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基座,101为导电片,102为导线框,103为外罩,2为凸轮横移动力滑块,301为左摆臂推动凸轮,302为左摆臂推动滑块,303为左摆臂,304为左滑块,401为组装滑块推动凸轮,402为组装模组安装板,403为组装滑块缓冲气缸,404为组装滑块,501为右摆臂推动凸轮,502为右摆臂推动滑块,503为右摆臂,504为右滑块,6为组装动力源气缸,7为行程挡块,801为行程左限位块,802为行程右限位块,901为压线框组装左错位气缸,902为压线框组装左错位块,903为压线框组装右错位气缸,904为压线框组装右错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端子快速组装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装有可滑动的凸轮横移动力滑块2。所述凸轮横移动力滑块2与组装动力源气缸6的活塞连接,这样通过组装动力源气缸6带动凸轮横移动力滑块2横向移动。所述凸轮横移动力滑块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左摆臂模组、组装模组和右摆臂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气流检测功能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 下一篇:多孔性集流体金属材料连续加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