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燃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6240.1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顾洪深;倪娟娟;茂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64;F23D14/4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燃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家用灶具燃烧器由混合管、分火器,大火盖、小火盖、风门和喷嘴构成。所述混合管包括引射器和引射器顶部的混合腔出气口;所述分火器是连接混合管与大小火盖的部件。现在的燃烧器存在如下问题:
1、现行中国式的燃烧器由外环火(大火)和内环火(小火)组成,内外环火的火力大小可以分别根据烹调时需要的火力自由调节,但燃烧器的外形受加工技术的限制燃烧器的外径一般在120mm左右,实际使用时火焰从外环火孔喷出,与锅底接触后火焰拉长且火焰溢出锅底,使得高温外焰外移减少了与锅底的接触时间和面积,热量不集中,热损失大,热效率降低。
2、此种结构的燃烧器,为了满足小火充分燃烧需补充二次空气,要求燃烧器头部与面板间隙要大,为了使烟气中CO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锅架做的比较高,这样不利于热量的吸收,热效率降低。如果大火盖中的火孔有些分布在火盖内圈,小火和内圈火会争夺二次空气,需要更多的二次空气补充,这样锅架会更高,热效率会更低。
3、燃烧器的混合管即引射部分,一般是铸铁或是铝制品,其制造繁琐,成本较高,同时浇铸制造过程中极易污染环境,燃烧器重量较重。铸铁或铝制品加工过程中精度较低,增加了气流的阻力,不利于一次空气的引射,使得燃烧不充分,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重量轻,加工中不会污染环境,燃烧中废气排放量低,热效率高达60%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包括混合管、火盖、外腔套和内腔套,所述的混合管由上混合管、中混合管与下混合管组成,上混合管、中混合管与下混合管采用不锈钢板冲压铆接而成,上混合管、中混合管形成第一腔体,中混合管与下混合管形成第二腔体,混合管中部用于分割大火与小火引射部分的腔体。大火引射器为水平在燃烧器的中心轴,小火引射器也为水平在大火引射器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燃烧器的火盖由上火盖和下火盖两部分组成,下火盖设置有大火孔和小火孔,采用上下层将大小火叠加在同一直径上。这种大小火叠加的方式可以使燃烧器外径尺寸减小,使热量集中在锅底。大火孔为梯形火孔,分布在火盖下的上方,火孔与水平面垂直;小火的火孔也为梯形火孔,分布在火盖下的下方,火孔与水平面呈30°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管与内腔套和外腔套铆接,下混合管、中混合管、内腔套和火盖构成了大火的气流通道;上混合管、中混合管、外腔套和火盖构成了小火的气流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管还包括小混合管和大混合管,小混合管和大混合管与燃烧器水平方向重合,大混合管的中心轴与燃烧器的中心轴重合,小混合管设置在大混合管左侧距离40mm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大火孔(22)和所述小火孔(23)分布在直径为65~75mm所述下火盖(2b)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对照,相同功率的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体积小,大小火分布在相同直径的火盖上,火孔呈上下叠加的双层结构,火焰集中,热损失小,热效率高。
2、上下层大小火叠加的方式大大节省了燃烧器的火孔分布空间,使燃烧器的外径尺寸可以比传统燃烧器减小40%,燃烧器的重量减轻了50%,同时也兼顾了中国人使用大小火的习惯。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为双层火焰燃烧器,燃烧时可以直接补充二次空气,燃烧器头部与面板间隙小,锅架低,减少热量向外辐射,从而提高热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烧器喷嘴与引射器同轴链接,因此可以保证喷嘴与引射器同心,进而提高一次空气引射能力,降低CO含量,提高热效率。
5、混合管为不锈钢板冲压铆接而成,燃烧器整体重量轻,便于运输及仓储,制造方式简单,制造过程中符合环保的需求,最终满足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林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6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烧嘴分流器
- 下一篇:燃气工业锅炉燃烧器及燃气工业锅炉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