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划练臂健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7438.1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时洪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箭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6 | 分类号: | A63B21/06;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划练臂健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划练臂健肌器,属于体育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是调节心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经常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愿望。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局部锻炼的还比较少。该器械是一种利用短短的休息时间进行局部锻炼,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
体育锻炼由于受场地器械的限制,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发生受伤现象,重者瘫痪,轻者腰酸腿疼,给运动生涯带来许多不便。该器械能够在训练中带来辅助的练习效果,也可以在家庭和办公娱乐场所使用,是学校及家庭必备的健身器械。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实用,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的双划练臂健肌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划练臂健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单元、胸靠、机架、顶部滑轮、中部滑轮、绳索、施力支架、双联滑轮、导轨、座位、底部滑轮、脚踏,胸靠、座位及脚踏安装在机架的右侧位置,胸靠两侧安装把手,施力支架通过销钉与机架右侧底部中间位置铰接在一起,绳索一端固定在施力支架的一端,另一端绕过顶部滑轮及中部滑轮后在双联滑轮处合并,从双联滑轮出来的绳索再经绕过底部滑轮后进入配重单元连接在配重上,双联滑轮沿导轨滑动, 配重单元组装在机架的左侧位置。
使用时,人坐在座子上,胸部贴于胸靠,双脚放于脚踏,双手紧握施力把手,双手用力拉动把手,然后缓慢松开,此时与施力件一端相连的绳索做牵引运动,绳索绕过相应滑轮后进入配重单元并带动配重块做上下运动,如此往复数次,可起到锻炼臂部相应肌肉的目的。
所述的双划练臂健肌器的材料可以用圆管,方管或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下面安装缓冲垫,起到缓冲作用,增加安全系数。本实用新型具有锻炼双臂功能,对消除臂部疲劳,减轻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对活动不方便的中老年人病人起到增加运动,促进康复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搬运方便,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划练臂健肌器的最佳实例,其中:1配重单元 2胸靠 3机架 4顶部滑轮 5中部滑轮 6绳索 7施力支架 8双联滑轮 9导轨 10座位 11底部滑轮 12脚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划练臂健肌器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双划练臂健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单元、胸靠、机架、顶部滑轮、中部滑轮、绳索、施力支架、双联滑轮、导轨、座位、底部滑轮、脚踏,胸靠(2)、座位(10)及脚踏(12)安装在机架(3)的右侧位置,胸靠(2)两侧安装把手,施力支架(7)通过销钉与机架(3)右侧底部中间位置铰接在一起,绳索(6)一端固定在施力支架(7)的一端,另一端绕过顶部滑轮(4)及中部滑轮(5)后在双联滑轮(8)处合并,从双联滑轮(8)出来的绳索再经绕过底部滑轮(11)后进入配重单元(1)连接在配重上,双联滑轮(8)沿导轨(9)滑动, 配重单元(1)组装在机架(3)的左侧位置。
使用时,人坐在座子上,胸部贴于胸靠,双脚放于脚踏,双手紧握施力件把手,双手用力拉动把手,然后缓慢松开,此时与施力件一端相连的绳索做牵引运动,绳索绕过相应滑轮后进入配重单元并带动配重块做上下运动,如此往复数次,可起到锻炼臂部相应肌肉的目的。
所述的双划练臂健肌器固定支架的材料可以用圆管,方管或钢板。
本实用新型能够给中老年人和运动员在康复和训练过程中带来辅助的练习效果。可以在家庭和办公娱乐场所使用,是专业运动队及医院必备的康复健身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箭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箭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7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