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8003.9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4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韩鸣;王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404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悬挂 承载 汽车底盘 | ||
1.一种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包括车架(1)和两个独立悬挂弹性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前部的左右外侧各安装有一个悬挂安装支耳(3),且两个悬挂安装支耳(3)相对车架纵向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所述悬挂安装支耳(3)的下部内侧壁与车架(1)纵梁的外侧壁贴合安装在一起,悬挂安装支耳(3)的上部向外延伸,且悬挂安装支耳(3)的顶部高于车架(1),每个悬挂安装支耳(3)上安装有一个所述独立悬挂弹性元件(2),且独立悬挂弹性元件(2)位于车架(1)纵梁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安装支耳(3)包括支耳主体板(3a)和“L”形连接板(3b),所述支耳主体板(3a)顶部为水平安装面(A)、下部为竖直安装面(B),水平安装面(A)与竖直安装面(B)由“L”形弯折面(C)连为一体,竖直安装面(B)的内侧壁与车架(1)纵梁的外侧壁贴合安装在一起,独立悬挂弹性元件(2)的上端安装在水平安装面(A)上,在所述竖直安装面(B)和“L”形弯折面(C)上设置有第一加强筋(D);所述“L”连接板(3b)的形状与“L”形弯折面(C)的形状匹配,并与“L”形弯折面(C)焊接在一起,“L”连接板(3b)的内侧端向内延伸后贴合安装在车架(1)纵梁的上表面,在所述“L”连接板(3b)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E);所述支耳主体板(3a)和“L”形连接板(3b)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翻边(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包括两纵梁(1a)和位于推力杆位置处的一横梁(1b), 所述横梁(1b)的两端与纵梁(1a)连接位置处的下方各设置有一个推力杆支座(7),所述推力杆支座(7)为簸箕状,且两个推力杆支座(7)左右对称布置,所述推力杆支座(7)与纵梁(1a)通过“L”形支撑板(4)相连,推力杆支座(7)和横梁(1b)通过“U”形连接板(5)相连;所述“L”形支撑板(4)的立板(4a)与纵梁(1a)的外侧壁通过铆钉固连,“L”形支撑板(4)的水平板(4b)和推力杆支座(7)焊接在一起;所述“U”形连接板(5)位于纵梁(1a)的内侧、横梁(1b)的下方,“U”形连接板(5)的开口端朝上,“U”形连接板(5)两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与横梁(1b)直径匹配的弧形缺口,所述“U”形连接板(5)通过两弧形缺口半包在横梁(1b)上并与横梁(1b)焊接固定,“U”形连接板(5)的底板焊接在推力杆支座(7)上方,每个“U”形连接板(5)的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封板(6),所述封板(6)与“U”形连接板(5)的开口端形状匹配,从而将横梁(1b)包裹其中,封板(6)与“U”形连接板(5)、横梁(1b)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独立悬挂的非承载式汽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撑板(4)的水平板(4b)上冲有两条左右延伸的加强筋(4c),推力杆支座(7)的厚度为4.5mm,“L”形支撑板(4)的厚度为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8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