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锅炉尾部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8190.0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左绪银;钱秋明;钱旭治;樊晶星;倪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海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2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锅炉 尾部 螺纹 烟管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锅炉尾部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锅炉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业锅炉省煤器有钢管省煤器和铸铁省煤器两种。这两种省煤器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以下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漏风问题:铸铁省煤器安装后必须穿过炉墙,省煤器管与炉墙的密封以及省煤器管间的密封,其严密性很难保证,再加上省煤器又处在锅炉的尾部,负压值较大,造成漏风较大,加大漏风系数,使排烟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热效率,而且严重时会使炉膛形成正压,也使引风机负荷增大,影响到锅炉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二是积灰问题:铸铁省煤器的鳍片容易积灰,即使钢管省煤器,由于工业锅炉尾受热面很少用吹灰装置,也同样存在积灰问题。至于鳍片式钢管省煤器,积灰问题尤为严重;积灰和漏风一样,会使锅炉排烟热损失增加,降低锅炉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漏风和积灰问题、降低锅炉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并回收锅炉尾部烟道高温烟气的热量工业锅炉尾部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业锅炉尾部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包括进水管座、壳体、下管板、出口烟气接管、螺纹烟管、排污管座、支腿、进口烟气接管、出水管座和上管板,在支腿上固定有壳体,在壳体的上端部固定有进口烟气接管,在壳体的下端部固定有出口烟气接管,在壳体的上端部内圆固定有上管板,在壳体的下端部内圆固定有下管板,所述螺纹烟管的上端部连接在上管板上,螺纹烟管的下端部连接在下管板上,在上管板上固定有出水管座,在下管板上固定有排污管座,所述进水管座安装在下管板上,进水管座的出水口位于下管板的上方。
在壳体的中部内圆上固定有分程隔板,在分程隔板与壳体的内圆之间具有水流缺口。
所述分程隔板为弓形,且该分程隔板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大于180°且小于270°。
本实用新型与同容量锅炉传统省煤器相比钢材耗量减少50%以上,锅炉运行时不漏风不积灰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工艺简单且安装方便,降低了锅炉排烟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工业锅炉尾部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包括进水管座1、壳体2、下管板3、出口烟气接管4、螺纹烟管5、排污管座6、支腿7、进口烟气接管9、出水管座10和上管板11,在支腿7上固定有壳体2,在壳体2的上端部固定有进口烟气接管9,在壳体2的下端部固定有出口烟气接管4,在壳体2的上端部内圆固定有上管板11,在壳体2的下端部内圆固定有下管板3,所述螺纹烟管5的上端部连接在上管板11上,螺纹烟管5的下端部连接在下管板3上,在上管板11上固定有出水管座10,出水管座10的进口位于上管板11上,在下管板3上固定有排污管座6,排污管座6的进口位于下管板3上,所述进水管座1安装在下管板3上,进水管座1的出水口位于下管板3的上方。
在壳体2的中部内圆上固定有分程隔板8,在分程隔板8与壳体2的内圆之间具有水流缺口。
所述分程隔板8为弓形,且该分程隔板8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大于180°且小于270°。
使用时,锅炉给水(常温水)首先由给水管路经进水管座1进入螺纹烟管热交换装置内,锅炉尾部高温烟气经进口烟气接管9扩容后均匀进入螺纹烟管5内部至出口烟气接管4经烟囱排入大气;锅炉给水(常温水)在分程隔板8的作用下产生扰流自下而上以一定流速与螺纹烟管5外壁充分接触完成对流换热后经分程隔板8至出水管座10向锅炉提供需要温度的热水,从而实现了气-水热量交换的全过程,回收锅炉尾部高温烟气的余热。
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十分简单,不仅替代了传统的工业锅炉省煤器,而且可以推广至热风炉、余热锅炉等领域,具有相当环保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海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海源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8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热机组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的给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学模组